五帝三皇 [ wǔ dì sān huáng ]
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原为传说中我国远古的部落酋长。后借指远古时代的帝王。
官样文书 [ guān yàng wén shū ]
指堂皇典雅的应试文字。袭用固定格式而内容空虚的文章
虚实失度 [ xū shí shī dù ]
失度:失调。虚与实失去平衡
张皇失措 [ zhāng huáng shī cuò ]
张皇:慌张;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虚延岁月 [ xū yán suì yuè ]
虚:空,白白地;延:拖延。白白地拖延时间
张皇莫措 [ zhāng huáng mò cuò ]
张皇:慌张。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徒拥虚名 [ tú yōng xū míng ]
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同“徒有虚名”。
虚张形势 [ xū zhāng xíng shì ]
张:铺张,夸大。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
枉担虚名 [ wǎng dān xū míng ]
枉:徒然。白白占有名位,形同虚设;空有其名并无实际内容
殆无虚日 [ dài wú xū rì ]
殆:几乎;虚:空。几乎没有一天空着。形容几乎天天如此。
箭无虚发 [ jiàn wú xū fā ]
箭:弓箭;虚:空。箭射得准,每发必中。形容箭术高明
官样词章 [ guān yàng cí zhāng ]
指堂皇典雅的应试文字。袭用固定格式而内容空虚的文章
虚度年华 [ xū dù nián huá ]
虚:没有收获、成就。白白地度过年岁。
辞有枝叶 [ cí yǒu zhī yè ]
枝叶:比喻琐细的言辞,形容言辞虚美琐细
舍实求虚 [ shě shí qiú xū ]
放弃实在的,追求虚幻的
虚情假意 [ xū qíng jiǎ yì ]
虚:假。装着对人热情,不是真心实意。
徒负虚名 [ tú fù xū míng ]
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同“徒有虚名”。
虚室上白 [ xū shì shàng bái ]
室:比喻心;上:尚;白:明亮。指人能够清虚无欲,则道心就会自然生成
留中不出 [ liú zhōng bù chū ]
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
故作玄虚 [ gù zuò xuán xū ]
犹故弄玄虚。指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骗人。
做贼心虚 [ zuò zéi xīn xū ]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沽激虚名 [ gū jī xū míng ]
沽激:矫情求誉;虚名:名不副实。指以伪装骗取名誉
作贼心虚 [ zuò zéi xīn xū ]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弃伪从真 [ qì wěi cóng zhēn ]
丢弃虚伪而追从真理。
神色仓皇 [ shén sè cāng huáng ]
仓皇:惊慌,慌张。指在紧急的情况下,神气和面色紧张惊慌,失去常态。
【成语拼音】xū huáng
【成语解释】道教神名。 南朝 梁 陶弘景 《许长史旧馆坛碑》:“并证心清,俱漏身浊。离有离无,且华且朴。结号虚皇,筌法正觉。” 唐 吴筠 《步虚词》之九:“爰从太微上,肆覲虚皇尊。” 宋 陆游 《江上观月》诗:“诗成莫驾长鲸去,自是虚皇白玉京。” 明 屠隆 《綵毫记·仙翁指教》:“知君旧籍隶虚皇,列近侍班行,謫来尘土离仙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