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学剑 [ xué shū xué jiàn ]
学文练武。
出门应辙 [ chū mén yīng zhé ]
犹出门合辙。比喻才学适合社会需要。
口耳之学 [ kǒu ěr zhī xué ]
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学如牛毛,成如麟角 [ xué rú niú máo,chéng rú lín jiǎo ]
牛毛:比喻多;麟角:麒麟的角,比喻少。学的人很多,学成的人极少。形容要学业有成极不容易
高才大学 [ gāo cái dà xué ]
高才:才能杰出。大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亦作“高才博学”、“高才硕学”。
学如穿井 [ xué rú chuān jǐng ]
穿:凿通。求学如同凿井。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学行修明 [ xué xíng xiū míng ]
修明:昌明。学问和品行都很特出
入孝出弟 [ rù xiào chū tì ]
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同“入孝出悌”。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 xué shū bù chéng,xué jiàn bù chéng ]
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
道山学海 [ dào shān xué hǎi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拔群出类 [ bá qún chū lèi ]
指高出众人
文行出处 [ wén xíng chū chù ]
文:学问;行:品行;出:作官;处:隐居。旧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
学不可以已 [ xué bù kě yǐ yǐ ]
学:求学。求学不可停止,即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学贯天人 [ xué guàn tiān rén ]
贯:贯通;天人:天和人。学问贯穿天、人各类知识。指学识渊博
活到老,学到老 [ huó dào lǎo xué dào lǎo ]
指人一生虚心好学
敬贤礼士 [ jìng xián lǐ shì ]
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卓尔出群 [ zhuó ěr chū qún ]
卓尔:特出的样子。指才德超出常人,与众不同
修学务早 [ xiū xué wù zǎo ]
修学:研习学问;务:必须。学习知识必须趁年少进行
独学寡闻 [ dú xué guǎ wén ]
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由博返约 [ yóu bó fǎn yuē ]
指做学问人广博出发,继而务精深,最终达到简约。
鸿儒硕学 [ hóng rú shuò xué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江海之学 [ jiāng hǎi zhī xué ]
学:学识,学问。如江海般浩瀚无边的学识。比喻学识渊博
用非所学 [ yòng fēi suǒ xué ]
所用的不是所学的。指学用不一致。
学以致用 [ xué yǐ zhì yòng ]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师逸功倍 [ shī yì gōng bèi ]
师:学习;逸:安闲。比喻善于学习的人,用时不多,收获很大。
【成语拼音】chū xué
【成语解释】(1).犹卒业。《礼记·王制》:“凡入学以齿。将出学,小胥、大胥、小乐正,简不帅教者,以告于大乐正,大乐正以告于王。” 郑玄 注:“出学,谓九年大成学止也。”(2).谓离开学校,或停学,退学。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正俗二》:“某以壬辰年应岁贡出学,至壬子年謁选到京,中间歷二十年,未尝一日乘轿。”《天雨花》第二五回:“十三岁上来出学,便在闺房理绣针。”《清史稿·选举志二》:“二十分以下为最下等,应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