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之赐 [ bái háo zhī cì ]
白毫:佛家称如来的32相之一。指供养僧徒之物
持斋把素 [ chí zhāi bǎ sù ]
把:遵守。斋:斋戒。谓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蛇心佛口 [ shé xīn fó kǒu ]
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放下屠刀 [ fàng xià tú dāo ]
放:安放,搁置;屠刀:宰杀牲畜的刀。佛教语,劝人改恶从善。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改过
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 xián shí bù shāo xiāng,jí lái bào fó jiǎo ]
抱佛脚:拜佛。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自利利他 [ zì lì lì tā ]
自利:以利己为主的修养;利他:以利他人为目的的行为。佛教自称修身的最终目的,是完成自他二利,人人成佛。借指对己对人都…
顶礼膜拜 [ dǐng lǐ mó bài ]
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
唯吾独尊 [ wéi wú dú zūn ]
原为佛家语,称颂释迦牟尼最高贵、最伟大。现指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形容极端自高自大。同“唯我独尊”。
一切有情 [ yī qiè yǒu qíng ]
佛教指一切众生。
多材多艺 [ duō cái duō yì ]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同“多才多艺”。
诃佛诋巫 [ hē fó dǐ wū ]
“诃”同“呵”。犹言诃佛骂祖。巫,巫师。
兆载永劫 [ zhào zǎi yǒng jié ]
佛教语。极言时间之悠远漫长。
多能多艺 [ duō néng duō yì ]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同“多才多艺”。
分毫不值 [ fēn háo bù zhí ]
形容没有任何价值。同“分文不直”。
水涨船高 [ shuǐ zhǎng chuán gāo ]
水位升高,船身也随之浮起。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lín shí bào fó jiǎo ]
平时:平常;抱佛脚:拜佛。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邈如旷世 [ miǎo rú kuàng shì ]
仿佛隔了久远的年代。
多易多难 [ duō yì duō nán ]
多易: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多难:遇到很多困难。如果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就会遇到很多困难。
拈花微笑 [ niān huā wēi xiào ]
原为佛家语,比喻彻悟禅理。后比喻彼此心意一致。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 fó shì jīn zhuāng, rén shì yī zhuāng ]
意为佛像的光彩要靠涂金,人样的俊俏要靠衣饰。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积沙成塔 [ jī shā chéng tǎ ]
比喻积少成多。
认贼为子 [ rèn zéi wéi zǐ ]
佛家语,比喻错将妄想认为真实。
佛眼相看 [ fó yǎn xiāng kàn ]
用佛的眼光去看。比喻好意对待,不加伤害。
多嘴多舌 [ duō zuǐ duō shé ]
很多嘴,很多舌头。形容到处插嘴,搬弄是非。
多多益善 [ duō duō yì shàn ]
益:更加。越多越好。
【成语拼音】fú duō
【成语解释】古代官宦人家于清明上坟时,焚烧纸钱制成的旗旛、伞盖,此种祭礼谓之“佛多”。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塋而已。世族之祭扫者,於祭品之外,以五色纸钱製成幡盖,陈於墓左。祭毕,子孙亲执于墓门之外而焚之,谓之‘佛多’。民间无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