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玉龟符 [ dǐng yù guī fú ]
旧指传国之宝及受命之符箓。
玄衣督邮 [ xuán yī dū yóu ]
督邮:官名。龟的别称
传龟袭紫 [ chuán guī xí zǐ ]
指继承高爵显位。汉制,公侯皆佩紫绶龟纽金印。
龟厌不告 [ guī yàn bù gào ]
指屡加龟卜,致使龟灵厌恶,不再以吉凶告人。比喻很有效的东西,过度使用也会失灵。
鬼画符 [ guǐ huà fú ]
符:符咒,符箓。好像鬼画的符咒,乱涂乱画
龟鹤之年 [ guī hè zhī nián ]
龟鹤的寿命很长。比喻人的寿命很长
凿龟数策 [ záo guī shǔ cè ]
凿龟:钻灼龟甲,看灼开的裂纹推测吉凶;数策:数蓍草的茎,从分组计数中判断吉凶。指古人用龟甲蓍草来卜筮吉凶。
无待蓍龟 [ wú dài shī guī ]
待:等待;蓍龟:蓍草和龟甲,古人用以占卜。不等着用蓍草和龟甲占卜,而吉凶已经大白。表示事态发展显而易见。
刮毛龟背 [ guā máo guī bèi ]
刮:用锋刃平削。从乌龟背上刮下毛。比喻事情很难成功
兔角龟毛 [ tù jiǎo guī máo ]
兔生角,龟长毛。都是没有的事。比喻有名无实。
龟年鹤算 [ guī nián hè suàn ]
比喻人之长寿。或用作祝寿之词。同“龟年鹤寿”。
不待蓍龟 [ bù dài shī guī ]
蓍龟:古时卜筮,用蓍草和龟甲,以卜吉凶。不用占卜就能决定。比喻事情是明摆着的,非常清楚。
言行相符 [ yán xíng xiāng fú ]
说的和做的相符合。
犀顶龟文 [ xī dǐng guī wén ]
头顶骨隆起如犀角,脚掌上有龟背纹。旧时所谓贵人之相。
金龟换酒 [ jīn guī huàn jiǔ ]
金龟:袋名,唐代官员的一种佩饰。解下金龟换美酒。形容为人豁达,恣情纵酒。
蝉腹龟肠 [ chán fù guī cháng ]
古人认为蝉只须饮露,乌龟只要喝水。比喻饥饿之极。
龟玉毁椟 [ guī yù huǐ dú ]
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
证龟成鳖 [ zhèng guī chéng biē ]
将乌龟说成甲鱼。比喻蓄意歪曲,颠倒是非。
龟龄鹤算 [ guī líng hè suàn ]
比喻人之长寿。或用作祝寿之词。同“龟年鹤寿”。
名不符实 [ míng bù fú shí ]
名声与实际不符。
书符咒水 [ shū fú zhòu shuǐ ]
书:书写;符:符篆;水:神水。泛指道士作法的迷信活动
沅江九肋 [ yuán jiāng jiǔ lèi ]
传说中产于沅江流域的异龟。用以比喻稀少或难得的人才。
龟毛兔角 [ guī máo tù jiǎo ]
乌龟身上生毛,兔子头上长角。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无实的东西。
虎符龙节 [ hǔ fú lóng jié ]
虎符:古代铜制虎形兵符;龙节:古代邦国使臣用的金制龙形凭证。比喻重要的凭证
名副其实 [ míng fù qí shí ]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成语拼音】guī fú
【成语解释】(1).《黄帝出军决》:“﹝ 黄帝 ﹞伐 蚩尤 ……到盛水之侧,立坛祭以太牢,有元龟衔符从水中出置坛中而去。 黄帝 再拜稽首受符,视之乃所得梦符也,广三寸,长一尺,於是 黄帝 佩之以征,即日擒 蚩尤 。”后遂用作典故称颂帝王顺应天命。 南朝 梁 张正见 《御幸乐游苑侍宴》诗:“凤下书丹篆,龟符著緑编。” 唐 李庾 《东都赋》:“贤相圣营,龟符墨食。” 宋 司马光 《迩英阁读毕<后汉书>蒙恩赐筵诗》:“兴衰炳辙跡,淑慝粲龟符。”(2).指天赐人君的祥端征兆。(3).龟形的符节。 南朝 齐 谢朓 《为王敬则谢会稽太守启》:“鸿恩妄假,復授龟符。”《说郛》卷二引 唐 张鷟 《朝野佥载》:“ 汉 发兵用铜虎符。及 唐 初,为银兔符……至伪 周 , 武 姓也,玄武,龟也,又以铜为龟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