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堵之室 [ huán dǔ zhī shì ]
环堵:四面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贫寒
万室之国 [ wàn shì zhī guó ]
万室:万户。有万户居民的国家。多指古代小诸侯国。
假天假地 [ jiǎ tiān jiǎ dì ]
假天:指开天窗;假地:在室内架阁板。开天窗为室内增添光线,架阁板为子女安顿住处。形容居住条件恶劣,生活窘迫。
野居穴处 [ yě jū xué chǔ ]
穴:山洞;处:居住。居住在洞里生活在荒野
室徒四壁 [ shì tú sì bì ]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比喻贫穷。
野处穴居 [ yě chǔ xué jū ]
处:居住;穴:山洞。居住在洞里生活在荒野
左图右史 [ zuǒ tú yòu shǐ ]
形容室内图书多。
登堂入室 [ dēng táng rù shì ]
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容膝之地 [ róng xī zhī dì ]
形容居室的狭窄。
室不崇坛 [ shì bù chóng tán ]
室:房屋;坛:堂基。指盖房子不加高地。比喻不崇尚奢华
穷巷陋室 [ qióng xiàng lòu shì ]
穷巷:偏僻的里巷;陋室:狭小的房屋。指僻陋狭小的住处。
室如悬罄 [ shì rú xuán qìng ]
指室中空无所有。比喻一贫如洗。同“室如县罄”。
穴居野处 [ xué jū yě chǔ ]
穴:洞;处:居住。居住在洞里生活在荒野。形容原始人的生活状况。
靡室靡家 [ mí shì mí jiā ]
靡:没有。没有家室。
升堂入室 [ shēng táng rù shì ]
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云窗雾槛 [ yún chuāng wù kǎn ]
为云雾缭绕的窗户和居室。借指高耸入云的楼阁。亦指建于极高处的楼阁。
弗欺暗室 [ fú qī àn shì ]
暗室:比喻暗中。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昧心事
择邻而居 [ zé lín ér jū ]
挑选邻居好的地方居住。
佴之蚕室 [ èr zhī cán shì ]
居住于蚕室,指受宫刑。佴:被放置。蚕室,指密封之室,因受刑人怕风,所以室内温暖严密。
石室金匮 [ shí shì jīn guì ]
亦作“石室金鐀”。古代国家收藏重要文献的地方。
暗室私心 [ àn shì sī xīn ]
指在暗中做见不得人的亏心事。同“暗室亏心”。
引虎入室 [ yǐn hǔ rù shì ]
犹言引狼入室。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
桂宫柏寝 [ guì gōng bǎi qǐn ]
桂宫:汉代宫名,借指豪华宫殿;寝:内堂,卧室。指壮丽的宫室
室怒市色 [ shì nù shì sè ]
室:家;市:指在外面;色:脸色。指在家里受气,到外边迁怒于人。
不欺室漏 [ bù qī shì lòu ]
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原指独处于室时慎守善德,无愧于心。后转义为心地光明,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邪念
【成语拼音】shì jū
【成语解释】(1).房舍。《墨子·杂守》:“寇近,亟收诸杂乡金器若铜铁及他可以左守事者。先举县官室居、官府不急者,材之大小长短及凡数,即急先发。”《淮南子·时则训》:“土事无作,无发室居。” 唐 元稹 《赠太保严公行状》:“ 荆 俗不理室居,架竹苫茅,卑庳褊逼,风旱摩戞,熇然自火。” 宋 苏轼 《鱼蛮子》诗:“ 江 淮 水为田,舟楫为室居。”(2).谓女子居家未嫁。 唐 元稹 《唐故河阴留后河南元君墓志铭》:“长女适 刘中孚 , 中孚 早卒。次婴疾,室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