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塞漏卮 [ dǔ sāi lòu zhī ]
卮:盛酒器。比喻堵塞漏洞
白草黄云 [ bái cǎo huáng yún ]
形容边塞秋季的荒凉景象。
闭门塞窦 [ bì mén sè dòu ]
关闭门窗,堵塞洞穴。多谓防备之严。
呼马呼牛 [ hū mǎ hū niú ]
呼:称呼。叫我牛也好,叫我马也好,我不在乎
塞翁得马 [ sài wēng dé mǎ ]
比喻得失无常,祸福相倚。
津关险塞 [ jīn guān xiǎn sài ]
津:渡口;关:关口;险:险要之地;塞:要塞。指水陆山川关隘、险要之处。
闭明塞聪 [ bì míng sè cōng ]
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担雪塞井 [ dān xuě sāi jǐng ]
挑雪去填塞水井。比喻徒劳无功。
杜门塞窦 [ dù mén sè dòu ]
窦:孔、洞。关上门,堵塞漏洞。指断绝一切通道。
茅塞顿开 [ máo sè dùn kāi ]
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
鹰犬塞途 [ yīng quǎn sāi tú ]
鹰犬:打猎时追捕禽兽的鹰和猎犬,比喻爪牙;塞:堵塞;途:道路。坏人的爪牙塞满道路。
失马塞翁 [ shī mǎ sài wēng ]
比喻因祸得福的人。
枕戈汗马 [ zhěn gē hàn mǎ ]
枕着武器,疾驰战马。形容时刻准备杀敌立功。
漫天塞地 [ màn tiān sè dì ]
漫:满;塞:充满。从天上到地下到处都是
闭目塞耳 [ bì mù sè ěr ]
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络绎不绝 [ luò yì bù jué ]
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壶浆塞道 [ hú jiāng sāi dào ]
壶浆:以壶盛着酒浆;塞道:挤满道路。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
塞北江南 [ sāi běi jiāng nán ]
原指古凉州治内贺兰山一带。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
鞭丝帽影 [ biān sī mào yǐng ]
马鞭和帽子。借指出游。
马革裹尸 [ mǎ gé guǒ shī ]
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云车风马 [ yún chē fēng mǎ ]
云为车,风为马。天上神灵的马
马鹿易形 [ mǎ lù yì xíng ]
出自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比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拔本塞原 [ bá běn sè yuán ]
①比喻背弃根本。②铲除事物发生的根源。多用于坏事。亦作“拔本塞源”。
鞍前马后 [ ān qián mǎ hòu ]
马前马后。指追随左右。
衔尾相属 [ xián wěi xiāng shǔ ]
衔:马嚼子;尾:马尾巴。马嚼子接着马尾巴。形容一个紧跟着一个,成单行前进
【成语拼音】sāi mǎ
【成语解释】(1).塞上的马。 北周 庾信 《和赵王送峡中军》诗:“胡笳遥惊夜,塞马暗嘶羣。” 唐 元稹 《塞马》诗:“塞马倦江渚,今朝神彩生。” 明 马銮 《雨中偕友人过度来亲家小饮即事》诗:“薄暮城乌息,频年塞马骄。”(2).喻世事多变,得失无常,吉凶莫测。亦用以表示超然于得失祸福之外。 唐 杜牧 《赠李侍御》诗:“冥鸿不下非无意,塞马归来是偶然。” 宋 司马光 《自嘲》诗:“有心齐塞马,无意羡川鱼。” 明 许自昌 《水浒记·效款》:“塞马去无凭准, 楚 弓丧何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