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水仁山 [ zhī shuǐ rén shān ]
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水里纳瓜 [ shuǐ lǐ nà guā ]
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容。
马龙车水 [ mǎ lóng chē shuǐ ]
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众怒如水火 [ zhòng nù rú shuǐ huǒ ]
众人的愤怒像水火一样厉害
巫山洛浦 [ wū shān luò pǔ ]
指巫山神女和洛水女神,也指男女幽会。
如水赴壑 [ rú shuǐ fù hè ]
象水流向大水坑一样。形容许多人纷纷奔向同一个目的地。
巴山蜀水 [ bā shān shǔ shuǐ ]
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残汤剩水 [ cán tāng shèng shuǐ ]
指残剩下来的汤水与食物
赋食行水 [ fù shí xíng shuǐ ]
赋:给予;行:奉。指送饭送水
水送山迎 [ shuǐ sòng shān yíng ]
欣赏风景,寄情山水。指旅途遥远
荆人涉澭 [ jīng rén shè yōng ]
荆人:楚国人。澭:澭水。楚国人过澭水。后用以讽刺拘泥于成法,不知道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通的行为。
杯水舆薪 [ bēi shuǐ yú xīn ]
比喻力量微小,无济于事。同“杯水车薪”。
鱼水深情 [ yú shuǐ shēn qíng ]
象鱼儿离不开水那样,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观山玩水 [ guān shān wán shuǐ ]
犹言游山玩水。
勺水一脔 [ sháo shuǐ yī luán ]
一勺水,一块肉。比喻量少。
分钗破镜 [ fēn chāi pò jìng ]
比喻夫妻失散或分离。
涨啮城郭 [ zhàng niè chéng guō ]
涨:涨水;啮:咬;城:内城的墙;郭:外城的墙。指洪水上涨,冲击城墙
尺山寸水 [ chǐ shān cùn shuǐ ]
指每一小块山水。
寻山问水 [ xún shān wèn shuǐ ]
寻:探求。游山玩水
反水不收 [ fǎn shuǐ bù shōu ]
水已泼出去,不能再收回。比喻不可挽回。
真山真水 [ zhēn shān zhēn shuǐ ]
形容风景特别优美的山水
盈盈秋水 [ yíng yíng shuǐ qiū ]
秋水: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形容女子眼神饱含感情。
付之东流 [ fù zhī dōng liú ]
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象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
山长水阔 [ shān cháng shuǐ kuò ]
比喻道路遥远艰险。指见“山长水远”。
山穷水绝 [ shān qióng shuǐ jué ]
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见“山穷水尽”。
【成语拼音】shuǐ jìng
【成语解释】◎ 水镜 shuǐjìng[hydroscope] 在一根钢管中安放有一系列镜片用以使人能看到水面下相当远的物体的装置详细解释(1).清水和明镜。两者能清楚地反映物体。《三国志·蜀志·李严传》“故以激愤也”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曰:“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水镜之所以能穷物而无怨者,以其无私也。”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公知人若水镜,受善若鍼芥。”(2).喻指明鉴之人。《三国志·蜀志·庞统传》“称 统 当为南州士之冠冕”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襄阳记》:“ 诸葛孔明 为卧龙, 庞士元 为凤雏, 司马德操 为水镜,皆 庞德公 语也。” 宋 苏轼 《赐宰相吕公著上第二表乞致仕不许断来章批答》之二:“予欲识人物之忠邪,故以卿为水镜。”(3).谓明鉴,明察。《隋书·高祖纪上》:“公水镜人伦,銓衡庶职,能官流泳,遗贤必举,是用锡公纳陛以登。”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子位处权衡,职当水镜,居进退之首,握褒贬之柄。”(4).犹明镜。明澈如水之映物,故称。《文选·谢庄<月赋>》:“柔祇雪凝,圆灵水镜。” 李善 注:“柔祇,地也。圆灵,天也。” 张铣 注:“言月之光彩,照地如凝雪,照天如水镜。” 唐 杨炯 《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明以御下,将水镜而通辉;清以立身,共冰壶而合照。”《西湖佳话·白堤政迹》:“竟将 明圣 一湖,包裹在内,宛如团团的一面大水镜。”(5).在水底作业时戴的眼镜。 杨朔 《海市》:“趁落潮的时候,水比较浅,渔民戴好水镜,老在水里四处游着,透过水镜望着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