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室之邑 [ shí shì zhī yì ]
邑:指小城市。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城镇,也有忠信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
哀鸿满路 [ āi hóng mǎn lù ]
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灾民。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 shè rén xiān shè mǎ,qín zéi xiān qín wáng ]
比喻要先抓住或处理主要问题。
不欺闇室 [ bù qī ān shì ]
闇àn室:遮去光线的房间。同“不欺暗室”。
室如县罄 [ shì rú xiàn qìng ]
指室中空无所有。比喻一贫如洗。亦作“室如悬磬”。亦作“室如悬罄”。
生人涂炭 [ shēng rén tú tàn ]
涂炭:烂泥和炭火。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旁摇阴煽 [ páng yáo yīn shān ]
指到处暗中煽动。
风雨对床 [ fēng yǔ duì chuáng ]
指兄弟或亲友久别后重逢,共处一室倾心交谈的欢乐之情。
柳陌花丛 [ liǔ mò huā cóng ]
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安常处顺 [ ān cháng chǔ shùn ]
安:习惯于;处:居住,居于;顺:适合,如意。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
逢人说项 [ féng rén shuō xiàng ]
项:指唐朝诗人项斯。遇人便赞扬项斯。比喻到处为某人某事吹嘘,说好话。
蠹居棋处 [ dù jū qí chǔ ]
比喻坏人深入社会,散布各处。
淡然处之 [ dàn rán chǔ zhī ]
淡然:不经心,不在意;处:处理,对待。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事物。
东墙处子 [ dōng qiáng chǔ zǐ ]
指邻居的处女。
可同患,难处安 [ kě tóng huàn,nán chǔ ān ]
患:患难;处:相处,交往。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安乐。指忘恩负义的人
中冓之言 [ zhōng gòu zhī yán ]
中冓:内室。内室的私房话。也指有伤风化的丑话。
泰然处之 [ tài rán chǔ zhī ]
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处:处理,对待。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
一夕九徙 [ yī xī jiǔ xǐ ]
九:多次;徙:迁移。一夜之间迁移好几次。形容居住的地方极不安全。
处之怡然 [ chǔ zhī yí rán ]
处:处理;之:代词;怡然:安适愉快。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或对待事情很安适愉快
设身处地 [ shè shēn chǔ dì ]
设:设想。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筚门圭窦 [ bì mén guī dòu ]
筚门:用荆条或竹子编成篱笆作门。柴门小户,比喻穷人的住处
容膝之地 [ róng xī zhī dì ]
形容居室的狭窄。
燕处焚巢 [ yàn chǔ fén cháo ]
燕子处在焚烧着的窝里。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处静息迹 [ chǔ jìng xī jì ]
息:停止;迹:足迹。静处不动就不会留下痕迹。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初写黄庭 [ chū xiě huáng tíng ]
恰到好处的意思。
【成语拼音】shì chù
【成语解释】《诗·豳风·七月》:“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后以谓家居。《辽史·耶律昭传》:“夫西北诸部,每当农时,一夫为侦候,一夫治公田,二夫给糺官之役,大率四丁无一室处。”居住的房屋。《新唐书·崔郾传》:“ 郾 不藏貲,有輒周给亲旧,为治其昏丧。居家怡然,不训子弟,子弟自化。室处痺漏,无步廡,至霖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