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牛襟裾 [ mǎ niú jīn jū ]
襟、裾:泛指人的衣服。马、牛穿着人衣。比喻人不懂得礼节。也比喻衣冠禽兽。
力排众议 [ lì pái zhòng yì ]
力:竭力;排:排队;议:议论、意见。竭力排除各种意议论,使自己的意见占上风。
力屈势穷 [ lì qū shì qióng ]
屈:竭,穷尽;穷:尽。力量和势力均已穷尽
牛黄狗宝 [ niú huáng gǒu bǎo ]
牛黄,牛胆囊中的结石;狗宝,狗脏器中的凝结物。两者都是内脏病变的产物,因以喻坏透了的心肠。
瘠牛偾豚 [ jí niú fèn tún ]
瘦瘠的牛仆倒在小猪身上,小猪必死。比喻无德的大国权势虽衰,欺凌羸弱的小国,小国也会灭亡
搏牛之虻 [ bó niú zhī méng ]
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殚智竭力 [ dān zhì jié lì ]
殚:竭尽。用尽智慧和力量。
齐心戮力 [ qí xīn lù lì ]
戮:合。指同心合力。
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 [ dù zhuó pōu liáng zhù,wén méng zǒu niú yáng ]
蠹:蛀虫;剖:破开;虻:蚊虫。蛀虫能毁坏梁柱,蚊虻可以赶走牛羊。比喻忽视微小的有害因素就会产生大的祸患
同心叶力 [ tóng xīn xié lì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同“同心协力”。
殚精竭力 [ dān jīng jié lì ]
犹殚精毕力。尽心竭力。
不辞劳苦 [ bù cí láo kǔ ]
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软弱无力 [ ruǎn ruò wú lì ]
形容身体衰弱无气力。也可比喻处事不得力,不中用。
海沸山崩 [ hǎi fèi shān bēng ]
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同“海沸山裂”。
力钧势敌 [ lì jūn shì dí ]
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同“力均势敌”。
力殚财竭 [ lì dān cái jié ]
殚:尽。力量和财物都已耗尽。
行有余力 [ xíng yǒu yú lì ]
做了事情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和时间。
回天之力 [ huí tiān zhī lì ]
原比喻言论正确,极有力量,影响深远。现多比喻能挽回严重局势的力量。
力大无比 [ lì dà wú bǐ ]
形容力量巨大
移山竭海 [ yí shān jié hǎi ]
移动山岳,使大海干竭。比喻力量巨大。
协力齐心 [ xié lì qí xīn ]
思想一致,共同努力。亦作“协心同力”、“协力同心”。
富国强兵 [ fù guó qiáng bīng ]
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
绵力薄材 [ mián lì bó cái ]
力量小,没有什么才能。
孝悌力田 [ xiào tì lì tián ]
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同心僇力 [ tóng xīn jié lì ]
指齐心合力。同“同心戮力”。
【成语拼音】niú lì
【成语解释】(1).牛的力量、力气。《汉书·匈奴传下》:“计一人三百日食,用糒十八斛,非牛力不能胜。” 唐 杜甫 《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勒耕牛兼书触目》诗:“冬菁饭之半,牛力晚来新。” 明 高启 《寓感》诗之十五:“日暮牛力疲,前征未能闲。”(2).比喻大力气。 清 曹寅 《题徐文长墨芭蕉图》诗:“丹黄横扫八十一,万夫谁敌此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