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yǐ qí rén zhī dào,huán zhì qí rén zhī shēn ]
以:拿;治:惩处。用别人的办法来惩治别人。
冗不见治 [ rǒng bù jiàn zhì ]
冗:繁杂;治:治绩。事务繁杂,无所建树
文治武功 [ wén zhì wǔ gōng ]
比喻政治与军事。
浪荡乾坤 [ làng dàng qián kūn ]
浪荡:同“朗朗”,明朗;乾坤:天地。形容政治清明,天下太平
平复如旧 [ píng fù rú jiù ]
平复:痊愈复原。形容病愈康复
独头政治 [ dú tóu zhèng zhì ]
指独裁的专制统治。
内修政治,外治武备 [ nèi xiū zhèng zhì wài zhì wǔ bèi ]
修:修治;政治:政策;治:管理;武备:军备。对内修明政治,对外做好军事准备。
向明而治 [ xiàng míng ér zhì ]
向明:天将亮;治:治理。天刚亮就开始治事。形容勤于政事
厉精图治 [ lì jīng tú zhì ]
图:谋求,设法。厉:奋勉。治:治理。振奋精神,设法把国家治理好。亦作“励精图治”、“厉精求治”、“厉精为治”。
平平稳稳 [ píng píng wěn wěn ]
平安稳当,平和稳重
治国安民 [ zhì guó ān mín ]
治:治理;安:安定。治理国家,安定人民。
分而治之 [ fēn ér zhì zhī ]
①分别治理。②利用手段使国家、民族或宗教等产生分裂,然后对其进行控制和统治。
齐家治国 [ qí jiā zhì guó ]
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
天公地道 [ tiān gōng dì dào ]
形容十分公平合理。
承平盛世 [ chéng píng shèng shì ]
承平:太平。太平、兴盛的时代。
四海升平 [ sì hǎi shēng píng ]
升平:太平。天下太平。
厉精求治 [ lì jīng qiú zhì ]
厉:振作,振奋;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拱手垂裳 [ gǒng shǒu chuí shang ]
拱手:两手合抱在胸前;垂:垂衣裳。两手合抱在胸前端坐。形容统治者不做什么便使天下太平
厉精为治 [ lì jīng wéi zhì ]
厉:振作,振奋;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治理好国家
平平整整 [ píng píng zhěng zhěng ]
指平坦整齐
历精图治 [ lì jīng tú zhì ]
振奋精神,力图治理好国家。
清和平允 [ qīng hé píng yǔn ]
平允:性情平和。形容性情温和
治谱家传 [ zhì pǔ jiā chuán ]
谱:表册;治谱:指记载治理地方方略的书册。指父子兄弟居官都有治绩
夷为平地 [ yí wéi píng dì ]
夷:拉平,铲平。铲平使成一块平地
虎落平阳 [ hǔ luò píng yáng ]
平阳: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老虎离开深山,落到平地里受困。比喻失势。
【成语拼音】píng zhì
【成语解释】◎ 平治 píngzhì(1) [harness]∶治理;整顿平治水土(2) [peace and tranquility]∶太平安定详细解释(1).谓合法度。《荀子·性恶》:“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已。”(2).治理;整治。《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百喻经·比种田喻》:“问麦主言云:‘何能令是麦茂好?’其主答言:‘平治其地,兼加粪水,故得如是?’” 宋 范成大 《麻线堆》诗:“况观峡山路,由来欠平治。” 清 刘大櫆 《乡饮宾方君墓志铭》:“镇人平治道路,君亦同为甃砌。”(3).太平。 唐 韩愈 《董府君墓志铭》:“太师累践大官,臻宰相,致平治。” 唐 韩愈 《请上尊号表》:“ 尧 之在位七十餘载,戒飭咨嗟,以致平治。”(4).犹平息。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与御史大夫,亦可平治慊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