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簧两舌 [ yī huáng liǎng shé ]
比喻胡言乱语。
两面二舌 [ liǎng miàn èr shé ]
比喻在两方面挑拔。
骗口张舌 [ piàn kǒu zhāng shé ]
搬弄口舌
膏唇贩舌 [ gāo chún fàn shé ]
犹言膏唇拭舌。贩舌,指卖弄口舌。
金舌弊口 [ jīn shé bì kǒu ]
金舌:用金子做舌头;弊:破。用金做的舌头,说破了嘴。比喻说话很多,枉费口舌。
搬口弄舌 [ bān kǒu nòng shé ]
挑拨是非。同“搬唇递舌”。
膏唇岐舌 [ gāo chún qí shé ]
犹言膏唇拭舌。岐舌,指舌头上耍花招,说话反复无常。
饶舌调唇 [ ráo shé tiáo chún ]
饶舌,多嘴。调唇,耍嘴皮子。指多嘴多舌,搬弄是非。
焦唇敝舌 [ jiāo chún bì shé ]
指费尽口舌。
舌敝唇枯 [ shé bì chún kū ]
敝:破;枯:枯干。舌头破烂,嘴唇干焦。形容费尽了唇舌
戟指嚼舌 [ jǐ zhǐ jiáo shé ]
戟指:伸出食指、中指指人;嚼舌:咬破舌头。形容愤怒之极。
唇焦舌敝 [ chún jiāo shé bì ]
焦:干;敝:破。嘴唇干,舌头破。形容说话太多,费尽唇舌。
舌干唇焦 [ shé gān chún jiāo ]
说话过多,舌头干燥,嘴唇焦裂。形容费尽口舌,苦心劝说。
鼓吻弄舌 [ gǔ wěn nòng shé ]
指鼓弄唇舌。
调舌弄唇 [ tiáo shé nòng chún ]
犹言调唇弄舌。
枉费口舌 [ wǎng fèi kǒu shé ]
白费口舌
使嘴使舌 [ shǐ zuǐ shǐ shé ]
搬弄口舌。
张舌骗口 [ zhāng shé piàn kǒu ]
卖弄口舌,顛倒是非。
长舌之妇 [ cháng shé zhī fù ]
常用来指多嘴多舌、喜欢说长道短、搬弄事非的女人。
箝口结舌 [ qián kǒu jié shé ]
结舌:舌头转不动。闭口不说话。形容不敢讲话
鼓舌扬唇 [ gǔ shé yáng chún ]
转动舌头,张开嘴唇。形容开口说唱。
舌敝唇焦 [ shé bì chún jiāo ]
敝:破碎;焦:干枯。说话说得舌头都破了,嘴唇都干了。形容费尽了唇舌。
缄舌闭口 [ jiān shé bì kǒu ]
缄舌:闭着嘴。闭着嘴不说话
掉三寸舌 [ diào sān cùn shé ]
掉:摆动,摇。玩弄口舌。多指进行游说。
杜口木舌 [ dù kǒu mù shé ]
杜口:闭口不言;木舌:结舌。闭着嘴说不出话来。比喻缄口不言,形容不敢说话
【成语拼音】liǎng shé
【成语解释】(1).言语反复,前后不一。 汉 焦赣 《易林·坤之夬》:“一簧两舌,妄言谬语。”原注:“一簧者,即《诗》所谓‘巧言如簧’;两舌,言不一也。” 明 李贽 《四书评·论语·子罕》:“‘是道也,何足以臧?’叫他去想,不是説竟‘不臧’也。竟説‘不臧’便是两舌。”(2).毁誉,两种评价不一。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九:“自古有盛名之士,一为宰相,遂失令闻者,此何以故?曰,或以廉秽判若两人,或以恩怨横遭两舌故也。”(3).搬弄是非;挑拨离间。 赵朴初 《僧伽和佛的弟子》:“不犯十恶:1杀、2盗、3淫、4妄语、5两舌,即挑拨离间……即是十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