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报德 [ yǐ dé bào dé ]
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
你不仁,我不义 [ nǐ bù rén wǒ bù yì ]
你不讲仁义道德,我也就不道义了
生肉枯骨 [ shēng ròu kū gǔ ]
枯骨:白骨。使死者再生,枯骨长肉。形容施惠很深
刑仁讲让 [ xíng rén jiǎng ràng ]
刑:通“型”,式样,以为准则。以仁爱为准则,讲求礼让
大仁大义 [ dà rén dà yì ]
形容为人宽厚,尊崇仁义。
谇帚德锄 [ suì zhǒu dé chú ]
形容风俗败坏,不仁爱。
德輶如羽 [ dé yóu rú yǔ ]
指施行仁德并不困难,而在于其志向有否。同“德輶如毛”。
发政施仁 [ fā zhèng shī rén ]
发布政令,实施仁政。比喻统治者施行开明政治。
仁至义尽 [ rén zhì yì jìn ]
至:极,最;尽:全部用出。竭尽仁义之道。指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
当仁不让 [ dāng rén bù ràng ]
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感恩荷德 [ gǎn ēn hè dé ]
感:感激;荷:承受。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仁言利博 [ rén yán lì bó ]
博:多,广。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
移风崇教 [ yí fēng chóng jiào ]
移转风气,崇尚教化。
一视同仁 [ yī shì tóng rén ]
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施仁布德 [ shī rén bù dé ]
指实行仁义,布施恩德,多行善事。亦作“施恩布德”。
小恩小惠 [ xiǎo ēn xiǎo huì ]
恩、惠:给人的好处。为了笼络人而给人的一点好处。
麻木不仁 [ má mù bù rén ]
不仁:没有感觉。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脸软心慈 [ liǎn ruǎn xīn cí ]
软:和软;慈:慈善。脸面和软,心地善良。形容人不仅外表和善,心地也很仁厚。
濠上观鱼 [ háo shàng guān yú ]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边上看鱼,对鱼之乐是否可知进行辩论。比喻悠闲自得和超凡脱俗的情趣和精神境界。
父慈子孝 [ fù cí zǐ xiào ]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绝仁弃义 [ jué rén qì yì ]
绝、弃:放弃。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妇人之仁 [ fù rén zhī rén ]
仕:仁慈。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知恩报恩 [ zhī ēn bào ēn ]
知道了受人家的恩惠就报答人家的恩惠。
坐怀不乱 [ zuò huái bù luàn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祝咽祝哽 [ zhù yān zhù gěng ]
古代帝王接养三老、五更,以示仁惠。当进餐时,使人在前后祝祷他们不要哽噎。同“祝哽祝噎”。
【成语拼音】rén huì
【成语解释】◎ 仁惠 rénhuì[benevalent;kind;merciful] 仁慈;仁厚孙讨虏聪敏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反义词严酷、阴险详细解释(1).仁慈惠爱。《史记·律书》:“今陛下仁惠抚百姓。”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若能诚孝在心,仁惠为本, 须达 、 流水 不必剃落鬚髮。”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盖欲敦崇仁惠,蕃衍庶物,立政经邦,咸率斯道。”(2).仁爱贤惠。 许地山 《枯杨生花》:“妻子也很仁惠,忙给她安排屋子,凡生活上一切的供养都为她预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