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分守己 [ ān fèn shǒu jǐ ]
分:本分。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安于故俗 [ ān yú gù sú ]
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 ān yú gù sú,nì yú jiù wén ]
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循规蹈矩 [ xún guī dǎo jǔ ]
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守身若玉 [ shǒu shēn ruò yù ]
守身:保持自身的品节。维持自身像玉那样洁白无瑕
抱残守阙 [ bào cán shǒu quē ]
①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接受新事物。②谓笃守古学古道。③喻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坚持着做。
死不改悔 [ sǐ bù gǎi huǐ ]
到死也不追悔、改正。形容非常顽固,坚持错误。
魂不守宅 [ hún bù shǒu zhái ]
指人之将死。也形容精神恍惚。“魂不守舍”。
白发相守 [ bái fà xiāng shǒu ]
白头:头发白。指夫妻相爱相守一直到老
专一不移 [ zhuān yī bù yí ]
移:改变,动摇。指对事业专心致志的追求,或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信守
保守主义 [ bǎo shǒu zhǔ yì ]
守旧、不想改进的思想和行为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 mín wéi bāng běn běn gù bāng níng ]
邦:国家。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稳固,国家才能安宁。
甘贫守志 [ gān pín shǒu zhì ]
甘:情愿,乐意。甘受贫困,守住志节
理固当然 [ lǐ gù dāng rán ]
理:道理;当然:应该这样。按道理应当这样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 jiāng yù duó zhī,bì gù yǔ zhī ]
欲:打算;固:通“姑”,姑且;与:给予。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挈瓶之智,守不假器 [ qiè píng zhī zhì,shǒu bù jiǎ qì ]
挈瓶:汲水用的小瓶。仅有一点挈瓶汲水的浅薄见识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比喻慎其所有,忠于职守
守经达权 [ shǒu jīng dá quán ]
经:正道,原则;权:权宜,变通。形容坚持原则而能变通、不固执。
沟深垒高 [ gōu shēn lěi gāo ]
沟:壕沟;垒:堡垒。深挖沟和高筑墙。指坚固的防御工事
闭门自守 [ bì mén zì shǒu ]
①闭门不出,洁身自保。②坚壁不出,严加防守。
分守要津 [ fēn shǒu yào jīn ]
要:重要;津:渡口。分别把守交通要道。
深闭固拒 [ shēn bì gù jù ]
固:坚决;距:同“拒”,拒绝。形容坚决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柏舟之誓 [ bǎi zhōu zhī shì ]
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亦作“柏舟之节”。
逐机应变 [ zhú jī yìng biàn ]
随机应变。
抱诚守真 [ bào chéng shǒu zhēn ]
抱:存在心里。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在所不惜 [ zài suǒ bù xī ]
决不吝惜(多用在付出大的代价)。
【成语拼音】shǒu gù
【成语解释】(1).谓信守不变。《管子·君臣下》:“四守者,得则治,易则乱,故不可不明设而守固。” 尹知章 注:“明设上四法,固而守之。”(2).引申为操守坚贞。 唐 韩愈 《送高闲上人序》:“苟可以寓其巧智,使机应於心,不挫於气,则神完而守固,虽外物至,不胶於心。” 唐 蒋防 《镇圭赋》:“藴五德之符采,写四镇之峯峦,其色正,其容端,乃直乃方,象名山而守固;不瑕不秽,配王室以常安。”(3).防守得牢固。《管子·君臣下》:“是故明君审居处之教,而在可使,居治战胜守固者也。” 尹知章 注:“居处既治,战则胜,守则固。”《韩非子·存韩》:“修守备,戒强敌,有蓄积,筑城池,以守固。”(4).犹言保持缄默。《梁书·顾协传》:“臣识非 许 郭 ,虽无知人之鑑,若守固无言,惧貽蔽贤之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