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舌弄唇 [ tiáo shé nòng chún ]
犹言调唇弄舌。
茹柔吐刚 [ rú róu tǔ gāng ]
柔:软;刚:硬。吃下软的,吐出硬的。比喻怕强欺软。
枉费口舌 [ wǎng fèi kǒu shé ]
白费口舌
上吐下泻 [ shàng tù xià xiè ]
呕吐与腹泻。指人患病
出言吐语 [ chū yán tǔ yǔ ]
犹言谈吐。指说话。
啜食吐哺 [ chuò shí tǔ bǔ ]
辍:中止,停止。停止用饭,吐出口中含的食物。
出言吐词 [ chū yán tǔ cí ]
犹言谈吐。指说话。
柔茹刚吐 [ róu rú gāng tǔ ]
软的吃下去,硬的吐出来。比喻欺软怕硬。
伸眉吐气 [ shēn méi tǔ qì ]
伸:伸展;吐气:吐出怨气。伸展眉毛,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抑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使嘴使舌 [ shǐ zuǐ shǐ shé ]
搬弄口舌。
出言吐气 [ chū yán tǔ qì ]
犹言谈吐。指说话。
呕心吐胆 [ ǒu xīn tǔ dǎn ]
呕:吐。形容费尽心血,历尽艰辛
握发吐餐 [ wò fà tǔ cān ]
握发:握着头发;吐:吐出。为了礼贤下士而停止洗头和吃饭。指为国而礼贤下士
气吐虹霓 [ qì tǔ hóng ní ]
虹霓:彩虹。吐气能成为天上的彩虹。形容气魄宏大
握沐吐餐 [ wò mù tǔ cān ]
沐:洗头发;吐:吐出。为了礼贤下士而停止洗头和吃饭。指为国而礼贤下士,求贤若渴
张舌骗口 [ zhāng shé piàn kǒu ]
卖弄口舌,顛倒是非。
吐食握发 [ tǔ shí wò fà ]
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同“吐哺握发”。
长舌之妇 [ cháng shé zhī fù ]
常用来指多嘴多舌、喜欢说长道短、搬弄事非的女人。
箝口结舌 [ qián kǒu jié shé ]
结舌:舌头转不动。闭口不说话。形容不敢讲话
鼓舌扬唇 [ gǔ shé yáng chún ]
转动舌头,张开嘴唇。形容开口说唱。
舌敝唇焦 [ shé bì chún jiāo ]
敝:破碎;焦:干枯。说话说得舌头都破了,嘴唇都干了。形容费尽了唇舌。
缄舌闭口 [ jiān shé bì kǒu ]
缄舌:闭着嘴。闭着嘴不说话
交疏吐诚 [ jiāo shū tǔ chéng ]
交:交情;疏:不亲近;吐:谈吐,说话;诚:真诚,诚恳。交往虽然不密切,但说话非常真诚恳切
掉三寸舌 [ diào sān cùn shé ]
掉:摆动,摇。玩弄口舌。多指进行游说。
杜口木舌 [ dù kǒu mù shé ]
杜口:闭口不言;木舌:结舌。闭着嘴说不出话来。比喻缄口不言,形容不敢说话
【成语拼音】tǔ shé
【成语解释】(1).伸出舌头。由内热而引起的一种病状。《汉书·丙吉传》:“ 吉 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叶令祠》:“县中牛皆流汗吐舌,而人无知者。”《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吐舌》:“吐长收缓名吐舌,皆是心经有热成,面红烦渴溺赤涩,泻心导赤服即寧。”(2).惊奇貌;惊恐貌。 唐 韩愈 《送穷文》:“言未毕,五鬼相与张眼吐舌,跳踉偃仆,抵掌顿脚,失笑相顾。” 明 都穆 《都公谭纂》卷上:“ 寧阳 乃下令:‘军士有夺人财物者斩。’三军皆吐舌。”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报应·孽报》:“ 道光 元年五月,忽染时疫,兄弟叔侄以及老少妇女接踵而死者,至十八人,仅存两岁幼孩而已。闻者为之吐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土老儿吐舌道:‘道臺!那还不晓得是个甚么行情呢!’”(3).谓发言。 明 李贽 《与弱侯》:“僕何如人,敢吐舌于兄之傍乎?”英文翻译1.【医】tongue thr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