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怨了了 [ ēn yuàn liǎo liǎo ]
了了:清清楚楚。恩惠与怨恨清清楚楚。指有恩报恩,有怨报怨
喟然太息 [ kuì rán tài xī ]
喟然:叹气的样子;太息:大声叹气。形容因深有感慨而叹息
怕三怕四 [ pà sān pà sì ]
这也怕,那也怕。比喻顾虑太多,不能做出决定
四海承平 [ sì hǎi chéng píng ]
国家持久太平
官清法正 [ guān qīng fǎ zhèng ]
清·清廉;正:公正。为官清廉,执法公正
置水之情 [ zhì shuǐ zhī qíng ]
表示人民对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
清心寡欲 [ qīng xīn guǎ yù ]
清:清净;寡:少:欲:欲望,需求。保持心地清净,减少欲念。
清辞丽曲 [ qīng cí lì qǔ ]
指清新美丽的词曲。同“清词丽句”。
黄人守日 [ huáng rén shǒu rì ]
用以比喻朝政清明,国力强盛。
清茶淡话 [ qīng chá dàn huà ]
清:清淡。喝着清茶随意闲聊。形容待客亲切随和
一尘不到 [ yī chén bù dào ]
形容清净纯洁。
清清楚楚 [ qīng qīng chǔ chǔ ]
清晰明白有条理
吕端大事不糊涂 [ lǚ duān dà shì bù hú tú ]
喻指办事坚持原则。亦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
涤瑕荡秽 [ dí xiá dàng huì ]
涤:清除;瑕:玉上的斑点;荡:清除;秽:肮脏。指清除旧的恶习。
隐约其辞 [ yǐn yuē qí cí ]
隐约:不明显,不清楚。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使人不易完全明白。
却金暮夜 [ què jīn mù yè ]
指为官清廉。
眉清目朗 [ méi qīng mù lǎng ]
眉:眉毛;清:清新;目:眼睛。形容人容貌清秀俊美
河清社鸣 [ hé qīng shè míng ]
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空空荡荡 [ kōng kōng dàng dàng ]
形容冷冷清清,空无所有的情景或指心里没着落的感觉
清茶淡饭 [ qīng chá dàn fàn ]
清:清淡。形容饭食非常简单
水木清华 [ shuǐ mù qīng huá ]
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华:美丽有光彩。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官清似水 [ guān qīng sì shuǐ ]
指为官清廉,如同白水一样清明。
激扬清浊 [ jī yáng qīng zhuó ]
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清除坏的,发扬好的。同“激浊扬清”。
骑马顶包 [ qí mǎ dǐng bāo ]
包:包裹。骑着马顶着包。比喻分不清事物之间的关系
洁清不洿 [ jié qīng bù wū ]
洁清:纯洁清白;洿:同“污”,污浊。保持清纯的品质,不同流合污
【成语拼音】tài qīng
【成语解释】(1).天空。《鹖冠子·度万》:“唯圣人能正其音,调其声,故其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寧,中及万灵。” 陆佃 注:“太清,天也。”《楚辞·刘向<九叹·远游>》:“譬若 王侨 之乘云兮,载赤霄而凌太清。” 王逸 注:“上凌太清,游天庭也。” 唐 高适 《登积石军多福七级浮图》诗:“七级凌太清,千崖列苍翠。” 清 薛福成 《宁波府学记》:“圣人之道之在天下,犹日月之悬于太清也。”(2).天道,自然。《庄子·天运》:“行之以礼义,建之以太清。” 成玄英 疏:“太清,天道也。”《淮南子·精神训》:“抱其太清之本而无所容与,而物无能营。”(3).引申指太古无为而治之时。《淮南子·本经训》:“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 高诱 注:“清,净也。太清无为之始者,谓三皇之时。” 汉 班固 《东都赋》:“今将语子以 建武 之治, 永平 之事,监于太清,以变子之惑志。”(4).古人指元气之清者。《淮南子·道应训》:“太清问於无穷曰:‘子知道乎。’” 高诱 注:“太清,元气之清者也。”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体云气之逌畅兮,服太清之俶真。”(5).三清之一。道教谓 元始天尊 所化法身 道德天尊 所居之地,其境在玉清、上清之上,唯成仙方能入此,故亦泛指仙境。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上昇四十里,名为太清,太清之中,其气甚刚,能胜人也。”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或药成,相与期於太清也。” 明 宋濂 《调息解》:“储思乎玄玄之域,游神乎太清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