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毛践土 [ shí máo jiàn tǔ ]
毛:指地面所生之谷物;贱:踩。原意是吃的食物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国君所有。封建官吏用以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
和衣而睡 [ hé yī ér shuì ]
和:连着。穿着衣服睡觉
攻城掠地 [ gōng chéng lüè dì ]
掠夺土地。同“攻城略地”。
寸土尺金 [ cùn tǔ chǐ jīn ]
比喻土地收益极高,极其贵重。
粪土不如 [ fèn tǔ bù rú ]
还比不上粪便和泥土。形容极无价值的东西。
封疆画界 [ fēng jiāng huà jiè ]
疆:边疆;界:领土的界线。在边疆设置标志,或在国境线上布防以划分领土的界线。
上不属天,下不着地 [ shàng bù shǔ tiān,xià bù zháo dì ]
属:接连。指不着边际,没有着落
茅室土阶 [ máo shì tǔ jiē ]
茅草盖的屋,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生活俭朴
守土有责 [ shǒu tǔ yǒu zé ]
指军人或地方官有保卫国土的责任。
上不沾天,下不着地 [ shàng bù zhān tiān,xià bù zháo dì ]
指不着边际,没有着落
捻土焚香 [ niǎn tǔ fén xiāng ]
因不及备香,以此表示虔诚。同“捻土为香”。
胙土分茅 [ zuò tǔ fēn máo ]
胙:赐;分茅: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仪式。指分封爵位和土地
大兴土木 [ dà xīng tǔ mù ]
兴:创办;土木:指建筑工程。大规模地盖房子。
土里土气 [ tǔ lǐ tǔ qì ]
指没有见过世面,具有或表现出各种乡下人特性的样子
土八路 [ tǔ bā lù ]
八路:八路军。指非正规军,引申为土气的人
日月丽天 [ rì yuè lì tiān ]
丽:附着。象日月悬挂在天空。比喻永恒不变。
思潮起伏 [ sī cháo qǐ fú ]
思想活动极频繁。
土鸡瓦狗 [ tǔ jī wǎ gǒu ]
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同“土鸡瓦犬”。
钳口不言 [ qián kǒu bù yán ]
钳口:闭口。闭着嘴不说话。
守着鼻子摸着腮 [ shǒu zhe bí zǐ mō zhe sāi ]
形容彼此紧挨着
二龙戏珠 [ èr lóng xì zhū ]
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
土木形骸 [ tǔ mù xíng hái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不落边际 [ bù là biān jì ]
指挨不上边,无着落。
收园结果 [ shōu yuán jié guǒ ]
旧有因果报应之说,指前有因缘则必有相对的后果。同“收因结果”。
灰头土面 [ huī tóu tǔ miàn ]
满头满脸沾满尘土的样子。也形容懊丧或消沉的神态。
【成语拼音】tǔ zhe
【成语解释】(1).亦作“ 土箸 ”。世代定居一地。《史记·西南夷列传》:“其俗或土箸,或移徙,在 蜀 之西。”《汉书·西域传上》:“ 西域 诸国,大率土著。” 颜师古 注:“言著土地而有常居,不随畜牧移徙也。”《宋书·孔季恭传》:“夫训农修本,有国所同,土著之民,习翫日久,如京师无田,不闻徙居他县。” 清 朱大韶 《实事求是斋经义·司马法非周制说》:“ 桓公 问伍鄙之法, 管子 曰:‘相地而差徵,则民不移;徵不旅旧,则民不偷。’谓随地之美恶而差其徵税,则民安土箸不移徙。” 清 龚自珍 《西域置行省议》:“ 山西 号称海内最富,土著者不愿徙。”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所以那地方土著的资产阶级很少,大多数只是‘农业的’小资阶级,外来的如 中国 人等,也是私人商业经济,小买卖小手艺等等。”(2).指世代居住的地方。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 东平 ( 沉东平 )先生《临平记》以 唐 诗人 邱丹 为 临平 人。考《全唐诗》云:‘ 邱丹 , 苏州 嘉兴 人, 诸暨 令,歷尚书郎,隐 临平山 。’则 临平 乃其流寓,而非土著也。”(3).世代居住本地的人。 宋 赵汝砺 《北苑别录·采茶》:“大抵采茶,亦须习熟,募夫之际,必择土著及諳晓之人。” 元 周伯琦 《兴和郡》诗:“ 滦阳 界东履, 汾 晋 直西略。提封广以遐,编氓半土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田子成》:“少君姓 江 ,此间土著。” 茅盾 《故乡杂记》:“据镇志,则 宋朝 时‘汉奸’ 秦桧 的妻 王氏 是这镇的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