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上观 [ bì shàng guān ]
壁:营垒。比喻坐观胜负而不帮助任何一方
残垣断壁 [ cán yuán duàn bì ]
倒塌了的墙壁,形容残破的景象
拆东补西 [ chāi dōng bǔ xī ]
拆掉东边去补西边。比喻临时勉强应付。
高壁深垒 [ gāo bì shēn lěi ]
壁:营垒;垒:军营四周的堡寨。筑起高深的营寨。形容加强防御
扶墙摸壁 [ fú qiáng mō bì ]
抚摸着墙壁。比喻言论主张比较软弱平庸。
固壁清野 [ gù bì qīng yě ]
固壁,指加固壁垒,使敌不易攻击;清野,指转移人口、物资,使敌无所获取。这是对付优势入侵敌人的一种策略。
走壁飞檐 [ zǒu bì fēi yán ]
在墙壁上走,在屋雄上飞。形容武艺高强
空室清野 [ kōng shì qīng yě ]
在对敌斗争时,把家里的东西和田里的农产品藏起来,使敌人到来后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利用不上。
墙风壁耳 [ qiáng fēng bì ěr ]
墙透风,壁有耳。比喻秘密容易泄露
峭壁悬崖 [ qiào bì xuán yá ]
峭壁:陡直的山崖;悬崖:高悬的山崖。形容山势险峻
铜壁铁墙 [ tóng bì tiě qiáng ]
铜铁做成的墙壁。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
人心无尽 [ rén xīn wú jìn ]
人的私心没有满足的时候。
乡壁虚造 [ xiāng bì xū zào ]
即对着墙壁,凭空造出来的。比喻无事实根据,凭空捏造。
飞檐走壁 [ fēi yán zǒu bì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半壁江山 [ bàn bì jiāng shān ]
半壁:半边;江山:比喻国家疆土。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
面壁虚构 [ miàn bì xū gòu ]
对着墙壁凭空造出来的。比喻凭空捏造
家徒壁立 [ jiā tú bì lì ]
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家徒四壁 [ jiā tú sì bì ]
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赤壁鏖兵 [ chì bì áo bīng ]
鏖:激战。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伐吴,孙权联合刘备军队联合抗曹,联军于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一次激战。泛指激烈的战…
飞墙走壁 [ fēi qiáng zǒu bì ]
飞:形容迅速如飞。指能飞越房檐,攀登墙壁。形容武艺高强,身体矫捷如飞
铜城铁壁 [ tóng chéng tiě bì ]
原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也比喻团结一致。同“铜墙铁壁”。
傍人篱壁 [ bàng rén lí bì ]
傍:依靠;篱壁:篱笆墙。依靠着别人家的篱笆墙。比喻依赖或模仿别人。
穿壁引光 [ chuān bì yǐn guāng ]
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辽东白豕 [ liáo dōng bái shǐ ]
辽东:地名,在今辽宁省东南辽河以东;豕:猪。比喻少见多怪。
文章绝唱 [ wén zhāng jué chàng ]
绝唱:指文艺创作所达到的空前造诣。形容文艺作品绝妙无比。
【成语拼音】dōng bì
【成语解释】(1).室东侧的墙壁下。《仪礼·士丧礼》:“君反之,復初位,众主人辟于东壁,南面。”《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2).指东壁上。 唐 李白 《寄上吴王》诗之二:“去时无一物,东壁掛胡牀。”(3).指东隔壁的房屋。 明 李贽 《南询录叙》:“ 赵老 以内翰而为诸生谈圣学於东壁,上人以诸生而为诸生讲举业於西序。彼此一间耳,朝夕声相闻。”(4).东边。《水浒传》第七六回:“东壁一队人马,尽是青旗、青甲青袍、青缨青马。”(5).星宿名。即壁宿。因在天门之东,故称。《礼记·月令》:“﹝仲冬之月﹞日在斗,昏东壁中。” 晋 张华 《杂诗》:“东壁正昏中,固阴寒节升。”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正误·东壁东井南箕北斗》:“二十八宿以四方为名者,唯井、壁、箕、斗四星而已……离宫在南则壁在室东,故称东壁。”(6).《晋书·天文志上》:“东壁二星,主文章,天下图书之祕府也。”因以称皇宫藏书之所。 唐 张说 《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明 高明 《琵琶记·孝妇题真》:“休夸东壁图书府,赛过西垣翰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