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昧高卑 [ shí mèi gāo bēi ]
识:见识;昧:昏暗。不懂得高下尊卑
见义当为 [ jiàn yì dāng wéi ]
指看到正义的事情就去做。同“见义必为”。
才高倚马 [ cái gāo yǐ mǎ ]
文才比倚马可待的袁虎还高。形容文思敏捷
含仁怀义 [ hán rén huái yì ]
指有仁义之德。
高朋满座 [ gāo péng mǎn zuò ]
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高山仰之 [ gāo shān yǎng zhī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同“高山仰止”。
惜客好义 [ xī kè hào yì ]
指好客仗义。
轻财贵义 [ qīng cái guì yì ]
犹言轻财重义。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
愆德隳好 [ qiān dé huī hǎo ]
愆:过失;隳:毁坏。损害道义,破坏友好。指破坏了道义原则和友好关系
高情厚谊 [ gāo qíng hòu yì ]
谊:交情。高盛的情意,深厚的友谊。
见义勇为 [ jiàn yì yǒng wéi ]
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季友伯兄 [ jì yǒu bó xiōng ]
比喻交情深,义气重。
义正词严 [ yì zhèng cí yán ]
义:道理。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
赏奇析疑 [ shǎng qí xī yí ]
欣赏奇文而析其疑义。
轻财好义 [ qīng cái hào yì ]
犹言轻财重义。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
背恩忘义 [ bèi ēn wàng yì ]
背:背叛。指背弃恩德,忘却道义。
见义敢为 [ jiàn yì gǎn wéi ]
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同“见义勇为”。
饥附饱扬 [ jī fù bǎo yáng ]
附:依附,归附;扬:飞扬。指不得志时即来依附,得志时便远走高飞。比喻人贪婪自私,没有情义
首唱义举 [ shǒu chàng yì jǔ ]
唱:通“倡”,带头;义举:正义的举动。首先发动正义的行动
高谈雅步 [ gāo tán yǎ bù ]
高:高超;雅:美好。指言谈高妙,举止文雅
逆天无道 [ nì tiān wú dào ]
逆:违反;道:道义。违反天理,毫无道义
居仁由义 [ jū rén yóu yì ]
内心存仁,行事循义。
义断恩绝 [ yì duàn ēn jué ]
义:情义;恩:恩情。指情谊完全决裂。
义愤填膺 [ yì fèn tián yīng ]
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登高望远 [ dēng gāo wàng yuǎn ]
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成语拼音】gāo yì
【成语解释】◎ 高义 gāoyì[flawless taste] 指高尚的品德或崇高的正义感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详细解释(1).行为高尚合于正义。《战国策·齐策二》:“夫救 赵 ,高义也;却 秦 兵,显名也。” 宋 苏轼 《送吕行甫司门倅河阳》诗:“子生公相家,高义久峥嶸。”《二刻拍案惊奇》卷七:“ 东老 道:‘ 宋公 如此高义,此女不幸中大幸矣。’”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三章:“即有仁人,提携抚养,视犹己子,则以为高义矣。”(2).正大的道理。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周书》﹞上自 文 武 ,下终 灵 景 ,甚有明允篤诚,典雅高仪;时亦有浅末恒説,滓秽相参,殆似后之好事者所增益也。”参见“ 高义薄云 ”。(3).深情厚谊。《魏书·李谐传》:“奉盛王之高义,游 兔园 而容与,缀鸿鷺之末行,连英髦之茂序。” 清 周亮工 《有介漫游遂至江南今日忽返得家书感赋》:“顿首故人高义絶,平安为寄两三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