燮和天下 [ xiè hé tiān xià ]
燮和:协调,和顺。使国家协调和平
长虑后顾 [ cháng lǜ hòu gù ]
顾及未来而作长远打算。
决命争首 [ jué mìng zhēng shǒu ]
拼命争先而战。
应天从民 [ yìng tiān cóng mín ]
应:接受。适应天命,顺从人心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 sǐ shēng yǒu mìng,fù guì zài tiān ]
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
长虑却顾 [ cháng lǜ què gù ]
顾及未来而作长远打算。
临危致命 [ lín wēi zhì mìng ]
在遇到危难时肯豁出性命。
达观知命 [ dá guàn zhī mìng ]
达观:指一切听其自然或看得开;命:命运;知命:指知天命。指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任凭命运摆布,无所烦恼。
瞻前顾后 [ zhān qián gù hòu ]
瞻:向前看;顾:回头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君命无二 [ jūn mìng wú èr ]
指君主的命令不可更改。形容君命有绝对的权威性。
燮和之任 [ xiè hé zhī rèn ]
燮和:协调,和顺。协调国家上下的责任。比喻宰相的任职
屈节辱命 [ qū jié rǔ mìng ]
失去了节操,辱没了使命。
汲汲顾影 [ jí jí gù yǐng ]
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掉臂不顾 [ diào bì bù gù ]
掉:摆动。摆动着手臂,头也不回。形容毫无眷顾。
民不堪命 [ mín bù kān mìng ]
堪:忍受;命:命令。民众负担沉重,痛苦得活不下去。
应天授命 [ yìng tiān shòu mìng ]
顺应天意,承受天命
奋不顾生 [ fèn bù gù shēng ]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听天委命 [ tīng tiān wěi mìng ]
听:任凭;命:命运。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
知命之年 [ zhī mìng zhī nián ]
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顾复之恩 [ gù fù zhī ēn ]
顾:回头看;复:反复。比喻父母养育的恩德。
国步艰危 [ guó bù jiān wēi ]
国步:国家的命运。国家处于危难的境地
应天承运 [ yìng tiān chéng yùn ]
顺应天命,受天世运。
佳人薄命 [ jiā rén báo mìng ]
指年轻美女命不好。
罢于奔命 [ bà yú bēn mìng ]
罢:通“疲”,疲乏;奔命:奉命奔走。指忙于奔走应付,弄得非常疲乏
夹板医驼子 [ jiá bǎn yī tuó zǐ ]
比喻只顾这一方面,不顾那一方面。
【成语拼音】gù mìng
【成语解释】◎ 顾命 gùmìng[imperial posthumous edit] 《书》的篇名。取临终遗命之意。后因称帝王临终前的遗诏为顾命顾命大臣◎ 顾命 gùmìng[feel tender and protective toward one's life] 顾虑性命奋不顾命详细解释(1).《书·顾命》:“ 成王 将崩,命 召公 、 毕公 率诸侯相 康王 ,作《顾命》。” 孔 传:“临终之命曰顾命。” 孔颖达 疏:“顾是将去之意,此言临终之命曰顾命,言临将死去迴顾而为语也。”后因以“顾命”谓临终遗命,多用以称帝王遗诏。《后汉书·阴兴传》:“帝风眩疾甚,后以 兴 领侍中,受顾命於 云臺 广室 。”《南史·褚彦回传》:“ 明帝 崩,遗詔以为中书令、护军将军,与尚书令 袁粲 受顾命,辅幼主。”《东周列国志》第四回:“ 晋文公 有疾,召 赵衰 、 先軫 、 狐射姑 、 阳处父 诸臣,入受顾命,使辅世子 驩 为君,勿替伯业。”(2).顾惜生命。 三国 魏 曹操 《领兖州牧表》:“臣以累叶受恩,膺荷洪施,不敢顾命。”《宋史·王继涛传》:“ 阶州 刺史 高彦暉 帅师讨贼,奋不顾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