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节易操 [ gǎi jié yì cāo ]
改变原来的操行和志向。多指丧失应当坚守的节操;也指去恶为善。同“改操易节”。
改操易节 [ gǎi cāo yì jié ]
改、易:改变。改变原来的操行和志向。
改柯易节 [ gǎi kē yì jié ]
指枝叶凋败。比喻人品蜕变。同“改柯易叶”
守节不移 [ shǒu jié bù yí ]
坚守节操,决不改变。亦作“守节不回”。
大节不可夺 [ dà jié bù kě duó ]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强取。指立身处世的节操不能被改变
守节不回 [ shǒu jié bù huí ]
守节:坚守节操;移:改变。坚守节操而不动摇
折节读书 [ zhé jié dú shū ]
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砥名励节 [ dǐ míng lì jié ]
砥:磨刀石,引申为磨砺;名:名誉;励:通“砺”,磨炼;节:节操。砥砺磨炼自己,立名立节
直节劲气 [ zhí jié jìng qì ]
劲:强。指气节正直,操守刚劲
大节不夺 [ dà jié bù duó ]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一定不易 [ yī dìng bù yì ]
易:改变。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
改玉改步 [ gǎi yù gǎi bù ]
指死者身份改变,安葬礼数也应变更。后指改变制度或改朝换代。同“改步改玉”。
江山可改,本性难移 [ jiāng shān kě gǎi,běn xìng nán yí ]
江山:山川,河流;移:改变。改变人的本性比改变自然面貌还困难。强调人的习性是很难改变的
改玉改行 [ gǎi yù gǎi xíng ]
指死者身份改变,安葬礼数也应变更。后指改变制度或改朝换代。同“改步改玉”。
节食缩衣 [ jié shí suō yī ]
节:节减;缩:紧缩。吃饭穿衣都很节省。形容节俭
砥节守公 [ dǐ jié shǒu gōng ]
砥:磨刀石;节:节操。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节衣缩食 [ jié yī suō shí ]
节、缩:节省。省吃省穿。形容节约。
折节向学 [ zhé jié xiàng xué ]
折节:改变过去的志向、作风。形容努力刻苦,奋发学习
改俗迁风 [ gǎi sú qiān fēng ]
迁:改。改变风俗习气。
义夫节妇 [ yì fū jié fù ]
义夫:指对妻子忠义的丈夫;节妇:指坚守节操,丈夫死后不再改嫁的妇女。指遵守礼教的男女
尽节竭诚 [ jìn jié jié chéng ]
节:节操;竭:完。指竭尽忠诚和节义
节衣素食 [ jié yī sù shí ]
节:节减;素:蔬菜类食物。省吃俭用,生活节俭
节中长节 [ jié zhōng cháng jié ]
节:竹节。枝节中又长出枝杈。比喻在已有的情节中又生出新的情节
过而能改 [ guò ér néng gǎi ]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更姓改名 [ gēng xìng gǎi míng ]
更:改变。指改换原来的姓名
【成语拼音】gǎi jié
【成语解释】(1).改变节操。《孔子家语·在厄》:“﹝ 子贡 ﹞入问 孔子 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雁门太守行》:“ 涣 ( 王涣 )少好侠,尚气力,数通轻剽少年。晚改节博学,通於法律。”《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幸得 娟娟 小姐是个贞烈之女,截髮自誓,不肯改节。 白长吉 强他不过,只得原嫁与 遐叔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崔猛》:“或以告 崔 。 崔 讶其改节,而亦未之奇也。”(2).更换季节。 汉 张衡 《东京赋》:“於是春秋改节,四时迭代,蒸蒸之心,感物曾思。”《艺文类聚》卷三四引 三国 魏 曹丕 《寡妇赋》:“去秋兮就冬,改节兮时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