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迹黄冠 [ dùn jì huáng guàn ]
指避开尘世而做道士。
肉腐出虫 [ ròu fǔ chū chóng ]
肉腐烂了,就会生出蛆虫。比喻事物本身不健全,祸患自然就发生。也比喻国家不安定,外侮就会乘虚而入。
用非所学 [ yòng fēi suǒ xué ]
所用的不是所学的。指学用不一致。
官清毡冷 [ guān qīng zhān lěng ]
毡:毡子。形容为官清廉的人,生活清苦。
麻中之蓬 [ má zhōng zhī péng ]
麻:泛指麻类植物;蓬:飞蓬。生长在麻中的飞蓬。麻是直立向上生长的,故飞蓬也随之直立生长。形容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好的影…
水乳之合 [ shuǐ rǔ zhī hé ]
指水和奶汁融合为一体。
桃李遍天下 [ táo lǐ biàn tiān xià ]
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同“桃李满天下”。
离蔬释屩 [ lí shū shì juē ]
比喻脱离清苦生活,入身仕官。同“离蔬释蹻”。
品而第之 [ pǐn ér dì zhī ]
品:品评,区分;第:等第,等级。品评优劣而后确定他的等级。
一生愧辱 [ yī shēng kuì rǔ ]
一生:一辈子;愧:惭愧;辱:耻辱。终生都感到惭愧和耻辱。
生生不已 [ shēng shēng bù yǐ ]
生生:中国哲学术语,指变化和新生事物的发生;不已:没有终止。形容一切生物新陈代谢,永无停止。
权重秩卑 [ quán zhòng zhì bēi ]
指权力大官品低。
东游西逛 [ dōng yóu xī guàng ]
无所事事,到处闲诳。同“东游西荡”。
钦差大臣 [ qīn chāi dà chén ]
过去指由皇帝派遣并代表皇帝外出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现在用来讽刺从上级机关派到下面去,不了解情况就指手画脚发号施令的人…
冰寒于水 [ bīng hán yú shuǐ ]
冰比水冷。指后来居上。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福薄灾生 [ fú bó zāi shēng ]
薄:浅。福分浅了,灾祸便容易发生
一塌糊涂 [ yī tā hú tú ]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巨学鸿生 [ jù xué hóng shēng ]
巨:大;鸿:通“洪”,大;生:读书人。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断烂朝报 [ duàn làn cháo bào ]
断烂:形容陈腐杂乱;朝报:古代传抄皇帝诏令和官员奏章之类的文件。指陈旧、残缺,没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记载。
戛玉锵金 [ jiá yù qiāng jīn ]
敲打玉器和金器。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也形容人气节凛然。同“戛玉敲金”。
区闻陬见 [ qū wén zōu jiàn ]
见闻不广,学识浅陋。
困而不学 [ kùn ér bù xué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困而学之 [ kùn ér xué zhī ]
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
一艺微长 [ yī yì wēi cháng ]
艺:技艺,本领;长:擅长、长处。指有某种技能或特长。
生杀与夺 [ shēng shā yǔ duó ]
生:叫人活;杀:叫人死;与:赏赐;夺:剥夺。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
【成语拼音】guān xué shēng
【成语解释】(1).入官学肄业的学生。《晋书·慕容皝载记》:“赐其大臣子弟为官学生者号高门生,立东庠於旧宫,以行乡射之礼,每月临观,考试优劣。”《清会典事例·国子监》:“八旗 满州 、 蒙古 、 汉 军,及下五旗包衣文职五品、武职三品以上者,皆挑取官学生,入八旗官学。”(2). 清 末 民国 初政府派遣的留学生,即官费留学生。 郑观应 《盛世危言·考试上》:“先令各直省建设西学书院,选聘精通泰西之天文、地理、农政、船政、算化、格致、医学之类及各国舆图、语言文字、政事律例者数人为之教习,或即以出洋官学生之学成返国者当之。” 许地山 《铁鱼的鳃》:“ 黄 早知道他是一个最早被派到外国学制大炮的官学生,回国以后,国内没有铸炮的兵工厂,以致他一辈子坎坷不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