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衣缩食 [ shài yī suō shí ]
犹节衣缩食。形容节约。
循次而进 [ xún cì ér jìn ]
循:依照,顺着。依照一定的步聚或次序逐步推进或提高。亦作“循次渐进”、“循序渐进”。
民以食为本 [ mín yǐ shí wéi běn ]
民众以粮食为根本
粗衣恶食 [ cū yī è shí ]
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恶衣薄食 [ è yī bó shí ]
衣:衣服;薄:淡薄;食:事物。形容生活清苦
弊衣疏食 [ bì yī shū shí ]
破旧的衣着,粗粝的饭食。指生活清苦。
攻苦食啖 [ gōng kǔ shí dàn ]
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啖,亦作“淡”。同“攻苦食淡”。
无下箸处 [ wú xià zhù chǔ ]
晋武帝时,何曾生活豪奢,食日费万钱,犹云无下箸处。后用以形容富人饮食奢侈无度。
食为民天 [ shí wéi mín tiān ]
指粮食是人民赖以生存的最为重要的东西。
鸡栖凤食 [ jī qī fèng shí ]
栖:栖身,居住。凤凰在鸡住的地方吃食。比喻尊居高位的人陷入困境,与位卑者同处共食。
暖衣饱食 [ nuǎn yī bǎo shí ]
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望屋以食 [ wàng wū yǐ shí ]
指军行不带粮草,随处就食。同“望屋而食”。
足兵足食 [ zú bīng zú shí ]
粮食、军备充足。
鼎食鸣钟 [ dǐng shí míng zhōng ]
鼎:古代炊器;钟:古代乐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生活排场。
焚枯食淡 [ fén kū shí dàn ]
烤干鱼,食薄味。形容生活清苦。
粗袍粝食 [ cū páo lì shí ]
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食不念饱 [ shí bù niàn bǎo ]
饱:吃足。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有节制
羹藜含糗 [ gēng lí hán qiǔ ]
藜:野菜。泛指饮食粗劣。
食指众多 [ shí zhǐ zhòng duō ]
食指:比喻家庭人口。家庭人口多
同盘而食 [ tóng pán ér shí ]
同吃一个盘中的食物。形容兄弟之间骨肉情深。
昌亭旅食 [ chāng tíng lǚ shí ]
寄食南昌亭长处。借指寄人篱下。
刻足适屦 [ kè zú shì jù ]
屦:麻制的单底鞋。按照鞋的大小来削自己的脚。比喻主次颠倒。
恶衣恶食 [ è yī è shí ]
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蛇食鲸吞 [ shé shí jīng tūn ]
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食不充肠 [ shí bù chōng cháng ]
见“食不充饥”。
【成语拼音】shí cì
【成语解释】(1).就食之时。《法苑珠林》卷五三:“皇帝当此十月之内,每因食次於齿下得舍利;皇后亦然。”(2).食品。多指酒菜、点心之类。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 东坡 与客论食次,取纸一幅,书以示客云:‘烂蒸 同州 羊羔,灌以杏酪,食之以匕不以箸。’”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酒肆》:“有一等直卖店,不卖食次下酒,谓之‘角球店’。”《水浒传》第三十回:“ 张都监 叫抬上菓桌饮酒,又进了一两套食次,説些闲话,问了些鎗法。”一本作“ 饮饌 ”。 明 邵璨 《香囊记·琼林》:“今年 张状元 及第,赐宴琼林,本官着我舖排筵席,点检食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