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相顾 [ yán xíng xiāng gù ]
指言行不互相矛盾。
言行不符 [ yán xíng bù fú ]
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合。
文君司马 [ wén jūn sī mǎ ]
后指相爱的情人或夫妻。
日角偃月 [ rì jiǎo yǎn yuè ]
旧时相术家称极贵之相。偃月,指额角似半弦月。
脉脉相通 [ mài mài xiāng tōng ]
血管彼此相通。比喻关系密切。
李代桃僵 [ lǐ dài táo jiāng ]
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切瑳琢磨 [ qiē cuō zuó mo ]
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同“切磋琢磨”。
兵戎相见 [ bīng róng xiāng jiàn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无所不有 [ wú suǒ bù yǒu ]
什么都有(多指不好的事物)。
表里相依 [ biǎo lǐ xiāng yī ]
指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贵不可言 [ guì bù kě yán ]
旧时多用以称人贵有帝王、母后之相。此话不能直言,故婉称之。
同气共类 [ tóng qì gòng lèi ]
气质相同,共属一类。
东趋西步 [ dōng qū xī bù ]
指相背而行。
心口相应 [ xīn kǒu xiāng yīng ]
想的与说的相一致。
安危相易 [ ān wēi xiāng yì ]
易:变易,转变。平安与危难互为因果,相互转换。
化为乌有 [ huà wéi wū yǒu ]
乌有:哪有,何有。变得什么都没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相仿相效 [ xiāng fǎng xiāng xiào ]
仿:模仿;效:效法。相互模仿效法
并蒂芙蓉 [ bìng dì fú róng ]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
相庄如宾 [ xiāng zhuāng rú bīn ]
相处如待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声应气求 [ shēng yìng qì qiú ]
应:应和,共鸣;求:寻找。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同恶相求 [ tóng è xiāng qiú ]
坏人与坏人相互勾结。
官官相为 [ guān guān xiāng wéi ]
指官员之间互相包庇。同“官官相护”。
相辅而行 [ xiāng fǔ ér xíng ]
互相协助进行或互相配合使用。
同恶相济 [ tóng è xiāng jì ]
同恶:共同作恶的人;济:助。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争妍斗奇 [ zhēng yán dòu qí ]
形容百花盛开,竞相化美
【成语拼音】yǒu xiāng
【成语解释】(1).谓有贵相。 汉 王充 《论衡·命义》:“犹 高祖 初起,相工入 丰 沛 之邦,多封侯之人矣。未必老少男女俱贵而有相也。”《北史·齐纪中·文宣帝》:“﹝ 武明太后 ﹞及产,命之曰 侯尼于 , 鲜卑 言有相子也。” 唐 白居易 《自咏》:“形容瘦薄诗情苦,岂是人间有相人?”(2).指有贵相的人。《太平广记》卷三二八引 唐 戴孚 《广异记·阎庚》:“鬼云:‘ 庚 命贫,无位禄。’ 仁亶 问:‘何以致之?’鬼云:‘或绊得佳女,配之有相,当能得耳。’”(3).佛教语。佛教主张万有皆空,心体本寂。称造作之相或虚假之相为“有相”。相,指事物的形象状态。 唐 一行 《大日经疏》卷一:“可见可现之法,即为有相;凡有相者,皆是虚妄。” 唐 姚合 《过钦上人院》诗:“有相无相身,唯师説始真。”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名》:“何谓违宗?彼以物有如种极微也。而忌言人有菴摩罗识。因言无相者无有。詰之曰:如种极微有相不?则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