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春雨 [ xìng huā chūn yǔ ]
初春杏花遍地、细雨润泽的景象。
梨花带雨 [ lí huā dài yǔ ]
象沾着雨点的梨花一样。原形容杨贵妃哭泣时的姿态。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娇美。
阑风伏雨 [ lán fēng fú yǔ ]
指夏秋之际的风雨。后亦泛指风雨不已。同“阑风长雨”。
杏雨梨云 [ xìng yǔ lí yún ]
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雨膏烟腻 [ yǔ gāo yān nì ]
指花草树木在烟雨中显得肥腴润泽。
飘风急雨 [ piāo fēng jí yǔ ]
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同“飘风暴雨”。
骤风急雨 [ zhòu fēng jí yǔ ]
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同“骤雨狂风”。
巫云楚雨 [ wū yún chǔ yǔ ]
犹巫山云雨。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甘露法雨 [ gān lù fǎ yǔ ]
甘露:甜美的露水。佛教称如来的教法如降甘露雨水
百花生日 [ bǎi huā shēng rì ]
旧指阴历二月十二日,即花朝。
春雨如油 [ chūn yǔ rú yóu ]
春雨贵如油。形容春雨可贵。
风雨时若 [ fēng yǔ shí ruò ]
指风调雨顺。
旧雨今雨 [ jiù yǔ jīn yǔ ]
原意是,旧时,每逢下雨宾客也来,而现在一遇雨就不来了。后以“旧雨新雨”代指老友新交。
柳泣花啼 [ liǔ qì huā tí ]
形容风雨中花柳憔悴、黯淡的情景。
雨僝风僽 [ yǔ chán fēng jī ]
指风雨交相摧折。
阑风长雨 [ lán fēng zhàng yǔ ]
阑珊的风,冗多的雨。指夏秋之际的风雨。后亦泛指风雨不已。亦作“阑风伏雨”。
沐雨经霜 [ mù yǔ jīng shuāng ]
指承受雨淋霜打。形容历尽辛苦。
说雨谈云 [ shuō yǔ tán yún ]
雨、云:男女欢合。谈论男女欢合之事
粗风暴雨 [ cū fēng bào yǔ ]
指风雨之来势急骤狂猛。
五风十雨 [ wǔ fēng shí yǔ ]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 wǔ rì yī fēng,shí rì yī yǔ ]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牛毛细雨 [ niú máo xì yǔ ]
指细而密的小雨。
夏雨雨人 [ xià yǔ yǔ rén ]
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雨打梨花 [ yǔ dǎ lí huā ]
比喻零乱不堪的狼狈情景
雨愁烟恨 [ yǔ chóu yān hèn ]
烟雨所引起的人的惆怅哀愁。
【成语拼音】yǔ huā
【成语解释】(1).雨中的花。 唐 李绅 《真娘墓》诗:“愁态自随风烛灭,爱心难逐雨花轻。” 前蜀 韦庄 《江南送李明府入关》诗:“雨花烟柳傍江邨,流落天涯酒一罇。” 明 何景明 《秋日杂兴》诗之二:“雨花风叶总堪怜,海燕江鸥各渺然。”(2).雨水飘散时的小水花。 唐 刘长卿 《题灵祐和尚故居》诗:“风竹自吟遥入罄,雨花随泪共霑巾。” 元 迺贤 《卖盐妇》诗:“雨花洒盐盐作卤,背负空筐泪如缕。”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飞沫倒捲,屑玉腾珠,遥洒人衣面,白日间真如雨花雪片。”(3).喻雪。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乾象·雪》:“ 杨维楨 《雪》诗:龙喷雨花天作瑞。”(1).佛教故事。佛祖说法,诸天降众花,满空而下。 唐 杜甫 《谒文公上方》诗:“吾师雨花外,不下十年餘。” 仇兆鳌 注:“《续高僧传》: 法云 讲《法华经》,忽感天花,状如飞雪,满空而下,延於堂内,升空不坠。又 胜光寺 道宗 讲《大论》,天雨众花,旋绕讲堂,飞流户内。” 宋 林逋 《送昱师赴请姑苏》诗:“当知举如意,宝地雨花频。” 明 高启 《次韵灵隐复见心长老见寄兼简泐禅师》:“书到喜闻双径老,雨华新散满瑶京。”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四七:“道场馣馤雨花天, 长水 宗风在目前。”参阅《妙法莲华经·分别功德品》。(2). 雨花台 的省称。 清 钱谦益 《金陵杂题绝句》之六:“抖擞征衫趂马蹄,临行渍酒 雨花 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