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兼济 [ wén wǔ jiān jì ]
兼:并。文才与武艺兼具于一身,能文能武
公私兼济 [ gōng sī jiān jì ]
既照顾到公家的利益,也照顾到私人的利益。
文武兼备 [ wén wǔ jiān bèi ]
同时具有文才和武才,文武双全。亦作“文武兼济”、“文武兼全”。
兼弱攻昧 [ jiān ruò gōng mèi ]
兼:兼并;昧:昏昧。兼并弱国,讨伐昏聩糊涂的君主。
衣冠济济 [ yì guān jì jì ]
济济:美好貌。形容服饰华丽
人才济济 [ rén cái jǐ jǐ ]
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兼资文武 [ jiān zī wén wǔ ]
兼资:兼有。兼备有文才武略的人。指文武全才
济济一堂 [ jǐ jǐ yī táng ]
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博施济众 [ bó shī jì zhòng ]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济济跄跄 [ jǐ jǐ qiàng qiàng ]
济济:庄严恭敬的样子;跄跄:走路符合礼节。形容人多而容止有节
文武兼资 [ wén wǔ jiān zī ]
兼:并。文才与武艺兼具于一身,能文能武
匡时济俗 [ kuāng shí jì sú ]
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兼葭秋水 [ jiān jiā qiū shuǐ ]
比喻思慕的人。兼,同“蒹”。
水火相济,盐梅相成 [ shuǐ huǒ xiāng jì,yán méi xiāng chéng ]
烹饪赖水火而成,调味兼盐梅而用。喻人之才性虽各异,而可以和衷共济。
周急济贫 [ zhōu jí jì pín ]
周:救济。救济有急难或贫穷的人
首尾共济 [ shǒu wěi gòng jì ]
济:帮助;救济。比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济寒赈贫 [ jì hán zhèn pín ]
济:救济;赈:赈济。救助寒苦,赈济贫穷。
弘济时艰 [ hóng jì shí jiān ]
弘:大;济:接济。对当时出现的困难进行大力援救和资助。
济世爱民 [ jì shì ài mín ]
济:救助,接济;爱:关爱。匡济艰危世道,恤爱苦难民众
忠不可兼 [ zhōng bù kě jiān ]
兼:同时并进。一个人不可能兼作两个国君的忠臣,指一臣不事二主
经世之才 [ jīng shì zhī cái ]
经世:经济、济民。称治国安民的才能。
拨乱济时 [ bō luàn jì shí ]
平定乱世,救济时势。同“拨乱济危”。
劫富济贫 [ jié fù jì pín ]
劫:强取;济:救济。夺取富人的财产,救济穷人。
昼夜兼行 [ zhòu yè jiān xíng ]
兼:加倍。白天黑夜不停地行走。形容急速的赶路。亦作“昼夜兼程”。
恤孤念苦 [ xù gū niàn kǔ ]
恤:体恤,周济。救济孤儿,关怀寡妇
【成语拼音】jiān jì
【成语解释】谓使天下民众、万物咸受惠益。《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牘,敝精神乎蹇浅,而欲兼济导物。” 唐 韩愈 《争臣论》:“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於闻用也……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五节:“ 白居易 有兼济思想,凡不利民众和国家的朝政,敢于犯颜直谏。”参见“ 兼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