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口销金 [ zhòng kǒu xiāo jīn ]
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亦喻众口同声可混淆视听。见“众口铄金”。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 jīn wú zú chì,rén wú wán rén ]
足赤:足金,纯金。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怀金拖紫 [ huái jīn tuō zǐ ]
形容显贵。同“怀金垂紫”。
一笑千金 [ yī xiào qiān jīn ]
美女一笑,价值千金。形容美人一笑很难得。
词华典赡 [ cí huá diǎn shàn ]
文词华丽,用典周备。
金马碧鸡 [ jīn mǎ bì jī ]
金马:金马山;碧鸡:碧鸡山。古人作为祥瑞的征兆
金鸡放赦 [ jīn jī fàng shè ]
金鸡:古代大赦时,立一长杆,杆头设一黄金冠首的金鸡,口衔绛幡,然后如今罪犯,击鼓,宣布赦令。指朝廷大赦。
金屋藏娇 [ jīn wū cáng jiāo ]
娇:原指汉武帝刘彻的表妹陈阿娇。汉武帝幼小时喜爱阿娇,并说要让她住在金屋里。指以华丽的房屋让所爱的妻妾居住。也指取妾…
金革之难 [ jīn gé zhī nàn ]
金革:兵器和铠甲;难:灾难。指战乱
寒木春华 [ hán mù chūn huá ]
寒木不凋,春华吐艳。比喻各具特色。
一字千金 [ yī zì qiān jīn ]
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掷地金声 [ zhì dì jīn shēng ]
金:钟罄之类的乐器。比喻文章词藻优美。
金块珠砾 [ jīn kuài zhū lì ]
黄金被当成土块,珍珠被当成砂砾
背紫腰金 [ bèi zǐ yāo jīn ]
身穿紫袍,腰佩金饰。指做大官
金鼓喧天 [ jīn gǔ xuān tiān ]
金鼓:古时作战,用金钟和战鼓指挥士兵,击鼓表示前进,鸣金表示后退。形容军威盛大或战斗激烈
纡佩金紫 [ yū pèi jīn zǐ ]
身佩印绶。指身居高位。金,指印;紫,指绶色。
十二金牌 [ shí èr jīn pái ]
金牌:宋代敕书及紧急军命,用金字牌,由内侍省派人速送。比喻紧急的命令。
日进斗金 [ rì jìn dǒu jīn ]
一天能收进一斗黄金。形容发大财。
金不换 [ jīn bù huàn ]
即使用金子来也不换,形容极为可贵
夭桃襛李 [ yāo táo nóng lǐ ]
亦作“夭桃秾李”。①《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又《召南·何彼禯矣》:“何彼襛矣,华如桃李。”两诗以…
金鎞刮膜 [ jīn bī guā mó ]
金鎞:传说古印度治眼病的形如箭头的金属工具。用金鎞刮去眼球表面的薄膜,使人复明。形容医术高超,能使他人失而复明。
玉箫金琯 [ yù xiāo jīn guǎn ]
泛指雕饰华美的管乐器。
金镶玉裹 [ jīn xiāng yù guǒ ]
比喻荣华的生活。
石室金匮 [ shí shì jīn guì ]
亦作“石室金鐀”。古代国家收藏重要文献的地方。
流金铄石 [ liú jīn shuò shí ]
铄、流:熔化。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要熔化。
【成语拼音】jīn huá
【成语解释】◎ 金华 Jīnhuá[Jinhua] 浙江省县级市及专区政府所在地。位于浙江省中部,面积222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8平方公里,人口84万,市区人口11万。经济以农业为主,出产以金华火腿闻名详细解释金质的花饰。《后汉书·蔡邕传》:“公奉引车驾,乘金华青盖,瓜画两轓,远近以为非宜。”《文选·曹植<七启>》:“金华之舄,动趾遗光。” 张铣 注:“舄,履也,以金为华而饰之趾足。” 唐 陈鸿 《东城老父传》:“ 昌 冠雕翠金华冠,锦袖绣襦袴,执鐸拂道。”(1).有华采的金。《文选·左思<吴都赋>》:“頳丹明璣,金华银璞。” 李善 注:“谓金有华采者。”《文选·张协<七命>》:“错以瑶英,鏤以金华。” 李善 注:“ 刘欣期 《交州记》曰:‘金华出珠崖。’谓金有华彩也。”(2).见“ 金华殿 ”。(3).指 晋 朝。《文选·张协<七命>》:“金华启徵,大人有作。” 李善 注:“ 晋 为金德,故曰金华。”(4).传说中的仙人石室。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四十:“共爱 初平 住九霞,焚香不出闭 金华 。”(5).指居住石室的仙人 黄初平 。 唐 吕岩 《赠刘方处士》诗:“拟向烟霞煑白石,偶来城市见 丹丘 ,受得 金华 出世术,期於紫府驾云游。”参见“ 金华牧羊儿 ”。(6).即 金华山 。 唐 李白 《对酒行》:“ 松子 栖 金华 , 安期 入 蓬 海。此人古之仙,羽化竟何在?” 宋 苏轼 《和子由送将官梁左藏仲通》:“问羊他日到 金华 ,应许相将游 閬苑 。”参见“ 金华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