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忠出孝 [ qiú zhōng chū xiào ]
指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披麻带索 [ pī má dài suǒ ]
犹披麻带孝。指服重孝。
迎门请盗 [ yíng mén qǐng dào ]
比喻至孝。
慈孙孝子 [ cí sūn xiào zǐ ]
慈、孝:孝敬奉养。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忠孝不并 [ zhōng xiào bù bìng ]
不并:不能同时并行。尽忠不能尽孝,尽孝不能尽忠。即忠孝不能两全
扇枕温衾 [ shàn zhěn wēn qīn ]
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温席”。
戏彩娱亲 [ xì cǎi yú qīn ]
比喻孝养父母。
忠孝双全 [ zhōng xiào shuāng quán ]
忠:效忠,忠君;孝:孝敬。忠于君主与孝敬父母都做到了
子孝父慈 [ zǐ xiào fù cí ]
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熟门熟路 [ shú mén shú lù ]
熟悉门径,了解情况,很有经验。
入孝出弟 [ rù xiào chū tì ]
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同“入孝出悌”。
移孝为忠 [ yí xiào wéi zhōng ]
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孝子慈孙 [ xiào zǐ cí sūn ]
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拽布披麻 [ zhuài bù pī má ]
穿孝服,服丧事。犹言披麻戴孝。
移孝作忠 [ yí xiào zuò zhōng ]
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同“移孝为忠”。
入孝出悌 [ rù xiào chū tì ]
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亦作‘入孝出弟’。
孝悌力田 [ xiào tì lì tián ]
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披麻带孝 [ pī má dài xiào ]
指服重孝。
不孝之子 [ bù xiào zhī zǐ ]
不孝顺的子孙
孝子爱日 [ xiào zǐ ài rì ]
指珍惜与父母共处的岁月,能及时行孝。
孝思不匮 [ xiào sī bù kuì ]
匮:缺乏。指对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时刻不忘。
孝子顺孙 [ xiào zǐ shùn sūn ]
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孝子贤孙 [ xiào zǐ xián sūn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
忠孝两全 [ zhōng xiào liǎng quán ]
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样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双全”。
杜门晦迹 [ dù mén huì jì ]
晦:隐匿。关上门,隐匿自己的踪迹。指隐居起来,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或动态。
【成语拼音】xiào mén
【成语解释】孝悌之家。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紫荆树》:“ 京兆 田真 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貲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 真 往见之,大惊,谓诸兄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顦顇,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復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合财宝,遂为孝门。”《北史·孝行传·阎元明》:“少而至孝,行著乡閭……刺史 吕寿恩 列状上闻,詔下州郡,表为孝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