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母之恩 [ piāo mǔ zhī ēn ]
漂母:在水边漂洗衣服的老妇。指馈食于人的恩惠。
靡衣偷食 [ mǐ yī tōu shí ]
靡:华丽;偷:苟且。美衣甘食,苟且偷生。
强食弱肉 [ qiáng shí ruò ròu ]
比喻弱者被强者欺凌吞并。同“弱肉强食”。
啜食吐哺 [ chuò shí tǔ bǔ ]
辍:中止,停止。停止用饭,吐出口中含的食物。
豕食丐衣 [ shǐ shí gài yī ]
吃猪狗之食,穿乞丐之衣。比喻极其贫困。
去食存信 [ qù shí cún xìn ]
比喻宁可失去粮食而饿死,也要坚持信义。
缺吃短穿 [ quē chī duǎn chuān ]
指衣食困乏。同“缺吃少穿”。
博弈犹贤 [ bó yì yóu xián ]
后指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食饥息劳 [ shí jī xī láo ]
指使饥饿者得食,疲劳者休息。
谷贱伤农 [ gǔ jiàn shāng nóng ]
谷:粮食。指粮价过低,使农民受到损害。
日旰不食 [ rì gàn bù shí ]
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同“日旰忘食”。
菲衣恶食 [ fēi yī è shí ]
菲:微,薄。简单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耳食之论 [ ěr shí zhī lùn ]
形容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论。同“耳食之谈”、“耳食之言”。
易口以食 [ yì kǒu yǐ shí ]
犹易子而食。口,丁口。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
耳食之谈 [ ěr shí zhī tán ]
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指听来的没有根据的话。
粝粢之食 [ lì zī zhī shí ]
粝:粗米;粢:稻饼。粗糙的饭食。
食淡衣粗 [ shí dàn yī cū ]
吃清淡食物,穿粗布衣服。形容生活清寒俭朴
壶浆箪食 [ hú jiāng dān shí ]
浆:汤;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食:食物。用箪盛饭,用壶盛汤,犒劳军队。形容百姓欢迎军队
衣单食缺 [ yī dān shí quē ]
衣裳单薄,食物缺少。形容生活困苦
不厌糟糠 [ bù yàn zāo kāng ]
厌:满足;糟糠:用以充饥的酒糟糠皮等粗劣的食物。就连酒糟、米糠这样粗劣的食物也吃不饱。形容生活极其困苦。
吸风饮露 [ xī fēng yǐn lù ]
道家及诗文中常用以指神仙的绝食五谷。
并日而食 [ bìng rì ér shí ]
并日:两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形容生活穷困。
粝食粗衣 [ lì shí cū yī ]
粝:粗米。粗布衣服,粗劣的食品。比喻生活清苦。
食不求甘 [ shí bù qiú gān ]
饮食不求甘美。形容生活节俭。
解衣推食 [ jiě yī tuī shí ]
推:让。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成语拼音】shí shí
【成语解释】(1).用膳的时候。《管子·弟子职》:“至於食时,先生将食,弟子馈饌。”(2).特指进早餐的时刻。《诗·鄘风·蝃蝀》“崇朝其雨” 毛 传:“崇,终也。从旦至食时为终朝。” 汉 王逸 《九思·守志》:“朝晨发兮 鄢 郢 ,食时至兮增泉。”《北齐书·安德王高延宗传》:“ 延宗 ……以十二月十三日晡时受勑守 并州 ,明日建尊号,不间日而被围,经宿,至食时而败。”《文史知识》1989年第1期:“食时就是古人‘朝食’(吃早饭)之时,即每天7-9时。以地支命名,称之为辰时。”(3).谓食用时令物品。《礼记·坊记》:“故君子仕则不稼,田则不渔,食时不力珍。” 孙希旦 集解:“食时不力珍者,食四时之利,则不得力求珍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