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黼黻 [ huǒ lóng fǔ fú ]
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
事火咒龙 [ shì huǒ zhòu lóng ]
比喻荒诞不经之事。事火,指祀火为神;咒龙,指咒龙请雨。
火急火燎 [ huǒ jí huǒ liáo ]
犹火烧火燎。
向火乞儿 [ xiàng huǒ qǐ ér ]
向火:烤火;乞儿:乞丐。近火取暖的气丐。比喻趋炎附势的人。
祖龙一炬 [ zǔ lóng yī jù ]
祖龙:秦始皇。指秦始皇焚书。比喻一把火烧掉
以火救火 [ yǐ huǒ jiù huǒ ]
用火来救火灾。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束缊请火 [ shù yùn qǐng huǒ ]
束缊:束一扎可烧的大麻为火把;请火:借火。搓麻为引火绳,向邻家讨火。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
百龙之智 [ bǎi lóng zhī zhì ]
龙:公孙龙,战国时期名家代表,著有《公孙龙子》;智:智慧,聪明。100个公孙龙的智慧。形容非常聪明
火光烛天 [ huǒ guāng zhú tiān ]
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形容火势极大(多指火灾)。
钻燧取火 [ zuān suì qǔ huǒ ]
燧:火石。钻打火石取火。原始人类取火的方式
星桥火树 [ xīng qiáo huǒ shù ]
火树:火红的树。形容灿烂绚丽的焰火或灯火
无明火起 [ wú míng huǒ qǐ ]
无明火:怒火。形容发怒
燎原之火 [ liáo yuán zhī huǒ ]
燎原:火烧原野。大火。比喻气势壮大的群众运动
火伞高张 [ huǒ sǎn gāo zhāng ]
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药店飞龙 [ yào diàn fēi lóng ]
飞龙:指中药龙骨。药店里的龙骨。比喻人瘦骨嶙峋。
束缊乞火 [ shù yùn qǐ huǒ ]
束缊:束一扎可烧的大麻为火把;乞火:借火。搓麻为引火绳,向邻家讨火。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
烟火之警 [ yān huǒ zhī jǐng ]
烟火:烽火。烽火的警报。指发生战事
烽火连年 [ fēng huò lián nián ]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火烛小心 [ huǒ zhú xiǎo xīn ]
火烛:泛指能起火的东西。原指谨防失火。亦泛指处事小心谨慎。
熯天炽地 [ hàn tiān chì dì ]
形容火势极猛。
烽火相连 [ fēng huǒ xiāng lián ]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指边防常抓不懈,比喻战火不断。
张火伞 [ zhāng huǒ sǎn ]
张:展开;火伞:比喻烈日。形容夏天烈日当空,酷热难耐
银花火树 [ yín huā huǒ shù ]
比喻灿烂的焰火或灯火。
龙生九子 [ lóng shēng jiǔ zǐ ]
古代传说,龙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
抱火厝薪 [ bào huǒ cuò xīn ]
厝:同“措”,置放。薪:柴火。把火放在柴草底下。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成语拼音】lóng huǒ
【成语解释】(1).指东方七宿中的心宿。东方七宿称苍龙,心宿有星三颗,其主星又称鹑火、大火,故称。《文选·张协<七命>之一》:“若乃龙火西頽,暄气初收。飞霜迎节,高风送秋。” 李善 注:“《汉书》曰:东宫苍龙房心,心为火,故曰龙火也。” 唐 李白 《古风》之四七:“宛转龙火飞,零落早相失。”参见“ 二十八宿 ”、“ 心宿 ”。(2).天子袍服上的龙、火之饰。《旧唐书·舆服志》:“华虫象物,龙火分形。”(3).天之阴火。 宋 陆佃 《埤雅·释兽》:“内典曰:‘龙火得水而炽,人火得水而灭。’”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火一·阳火阴火》:“天之阴火二:龙火也,雷火也。”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九:“龙火焚山,鹤粪枯砌,则见尅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