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蜀水 [ bā shān shǔ shuǐ ]
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山崩川竭 [ shān bēng chuān jié ]
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亦作“山崩水竭”。
防人之口,甚于防川 [ fáng rén zhī kǒu shèn yú fáng chuān ]
防:阻止;甚:超过;川:河流。想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川还难。指不让人民说话,是不明智的
虎落平川 [ hǔ luò píng chuān ]
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老虎离开自己称王称霸的深山老林,落到了平地上。比喻有权有势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
流离颠疐 [ liú lí diān zhì ]
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同“流离颠沛”。
川流不息 [ chuān liú bù xī ]
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四战之地 [ sì zhàn zhī dì ]
指四面平坦,无险可守,容易受攻击的地方。
鲸吸牛饮 [ jīng xī niú yǐn ]
鲸吸:像鲸鱼吸水一样。如鲸吸百川,似牛饮池水。比喻放量狂饮。
蜀犬吠日 [ shǔ quǎn fèi rì ]
蜀:四川省的简称;吠:狗叫。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比喻少见多怪。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chuān ]
防:阻止;甚:超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四体百骸 [ sì tǐ bǎi hái ]
人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同“四肢百骸”。
岩居川观 [ yán jū chuān guān ]
居于岩穴而观赏川流。形容隐居生活悠闲自适,超然世外。
百川归海 [ bǎi chuān guī hǎi ]
川:江河。许多江河流入大海。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个地方。
川渟岳峙 [ chuān tíng yuè zhì ]
指水止不流,山高矗立。比喻人的凝重庄严。川,本作“渊”,因避唐高祖李渊讳改。
风土人情 [ fēng tǔ rén qíng ]
风土:山川风俗、气候等的总称;人情:人的性情、习惯。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
箪醪投川 [ dān láo tóu chuān ]
箪:古代盛食物的器具;醪:酒;川:河流。指古代将领将酒倒入河中与兵士共饮。形容爱抚部下,同甘共苦
光被四表 [ guāng bèi sì biǎo ]
被:加于,及于;四表:四周很远的地方。形容盛德善行远播四方。
四百四病 [ sì bǎi sì bìng ]
指四肢百体的四时病痛。泛指各种疾病。
百川赴海 [ bǎi chuān fù hǎi ]
百:表示多。川:江河。所有江河都流归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
水积成川 [ shuǐ jī chéng chuān ]
川:河流。指水积多了才能成为河流。比喻在学习上日积月累,必然能成才。
四维不张 [ sì wéi bù zhāng ]
四维:旧时称礼、义、廉、耻为四维;张:展开,推行。四维不能伸张。比喻纲纪废弛,政令不行。
六通四辟 [ liù tōng sì pì ]
指上下四方和春秋四时。
四时八节 [ sì shí bā jié ]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节气。
蜀贾卖药 [ shǔ gǔ mài yào ]
贾:商人。四川商人卖药,各得其所。指商人投机取巧谋取暴利
蜀鄙二僧 [ shǔ bǐ èr sēng ]
蜀:四川;鄙:边境;僧:和尚。比喻穷与富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
【成语拼音】sì chuān
【成语解释】◎ 四川 Sìchuān[Sichuan] 中国西南地区的省,简称川或蜀。面积57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省会成都。东部为四川盆地,西部为川西高原。水力资源、天然气、云母、井盐储量丰富。稻米、油菜籽产量居全国首位。重庆为中国西南部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