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从口出 [ huò cóng kǒu chū ]
灾祸从口里产生出来。指说话不谨慎容易惹祸。
病由口入 [ bìng yóu kǒu rù ]
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同“病从口入”。
糊口度日 [ hú kǒu dù rì ]
糊口:本是喝粥的意思。度日:过日子。勉强维持生活,打发日子。
口角春风 [ kǒu jiǎo chūn fēng ]
口角:嘴边。原指言语评论如春风之能生长万物。后比喻替人吹嘘或替人说好话。
虎口残生 [ hǔ kǒu cán shēng ]
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得生
杜口结舌 [ dù kǒu jié shé ]
犹言杜口吞声。
绝口不提 [ jué kǒu bù tí ]
绝口:始终不开口;提:举出。指闭口不说话
刀俎余生 [ dāo zǔ yú shēng ]
犹虎口余生。
杀人灭口 [ shā rén miè kǒu ]
杀害证人以毁灭口供。
易口以食 [ yì kǒu yǐ shí ]
犹易子而食。口,丁口。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
巧言利口 [ qiǎo yán lì kǒu ]
巧妙的言辞,锋利的口辩。
矢口猖言 [ shǐ kǒu chāng yán ]
矢口:信口,随口;猖言:狂言。信口胡说
分身减口 [ fēn shēn jiǎn kǒu ]
指旧时荒年,为减轻家庭负担,维持生计,人口多者每使部分外出逃荒。同“分房减口”。
锦胸绣口 [ jǐn xiōng xiù kǒu ]
犹言锦心绣口。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生息蕃庶 [ shēng xī fán shù ]
生息:生活;蕃:繁殖。生存并繁殖人口
羊入虎口 [ yáng rù hǔ kǒu ]
羊落到了虎口里。比喻落入险境,有死无生
香喉玉口 [ xiāng hóu yù kǒu ]
形容美女的喉和口
枉口诳舌 [ wǎng kǒu kuáng shé ]
比喻肆意胡说。多指造谣生事。同“枉口拔舌”。
餬口四方 [ hú kǒu sì fāng ]
餬:通“糊”;餬口:寄食。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
枉口嚼舌 [ wǎng kǒu jiáo shé ]
比喻肆意胡说。多指造谣生事。同“枉口拔舌”。
极口项斯 [ jí kǒu xiàng sī ]
指满口赞誉。项斯、唐代诗人,为杨敬之所器重,敬之赠诗有“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之句。
聱牙诘曲 [ áo yá jié qū ]
聱牙:不顺口;诘曲:曲折。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生齿日繁 [ shēng chǐ rì fán ]
生齿:指人口;繁:多。人口一天天多起来。
哑口无声 [ yǎ kǒu wú shēng ]
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同“哑口无言”。
一口一声 [ yī kǒu yī shēng ]
犹口口声声。
【成语拼音】shēng kǒu
【成语解释】(1).指俘虏。《汉书·西域传上·鄯善》:“时 汉 军正 任文 将兵屯 玉门关 ,为贰师后距,捕得生口,知状以闻。” 唐 李翱 《论事疏表》:“至如 淄青 生口 夏侯澄 等四十七人,皆所宜诛斩者也。”《金史·娄室传》:“﹝ 娄室 ﹞获生口问之,其帅 李良辅 也。”《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捕得生口,云 北汉 主城中市所射之箭。”(2).指奴隶。《后汉书·东夷传·倭》:“ 倭 国王 帅升 等献生口百六十人,愿请见。”《北史·房谟传》:“前后赐其奴婢,率多免放, 神武 后赐其生口,多黥面为房字而付之。” 金 元好问 《大司农丞康君墓表》:“大父讳 成 ,尝与昆弟分财。他田宅定无所问,止取南中生口十餘人,纵为民而已。” 元 张翥 《城南》诗:“尽驱丁男作生口,鬼妾鬼马充其家。”(3).牲畜。《三国志·魏志·王昶传》“吾友之善之,愿儿子遵之” 裴松之 注引《任嘏别传》:“﹝ 任嘏 ﹞又与人共买生口,各雇八匹。”《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 贾涉 ﹞央 王小四 在村中另顾个生口,驮那妇人一路往 临安 去。” 清 李渔 《玉搔头·微行》:“走不动了,僱两个生口,骑了去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