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信负义 [ bèi xìn fù yì ]
信:信用;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恩绝义断 [ ēn jué yì duàn ]
恩:恩惠,恩情;义:情义,情份。恩爱和情义完全断绝,形容感情破裂
春秋无义战 [ chūn qiū wú yì zhàn ]
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恩深似海 [ ēn shēn sì hǎi ]
恩德情义极为深重
义无反顾 [ yì wú fǎn gù ]
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立定脚跟 [ lì dìng jiǎo gēn ]
立:站。站稳脚跟。指脚踏实地地做事或立场坚定
侧足而立 [ cè zú ér lì ]
形容有所畏惧,不敢正立。
兴邦立国 [ xīng bāng lì guó ]
邦:国家。建立并振兴国家。
仁义之兵 [ rén yì zhī bīng ]
兵: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同“仁义之师”。
立贤无方 [ lì xián wú fāng ]
立:植,竖。指推举贤人不拘一格
知义多情 [ zhī yì duō qíng ]
义:情义。懂得情义,富于感情
义无返顾 [ yì wú fǎn gù ]
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大义凛然 [ dà yì lǐn rán ]
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辜恩负义 [ gū ēn fù yì ]
忘恩负义。
着书立说 [ zhe shū lì shuō ]
着:写作;立:成就;说:学说。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
傲然屹立 [ ào rán yì lì ]
形容坚定,不可动摇地站立着。
巍然屹立 [ wēi rán yì lì ]
巍然:极高的样子;屹立:山势直立高耸。比喻象高山一样直立地上,不可动摇。
遵道秉义 [ zūn dào bǐng yì ]
犹言遵守道义。
立身行己 [ lì shēn xíng jǐ ]
存身自立,行为有度。
仁义之师 [ rén yì zhī shī ]
师: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
计行虑义 [ jì xíng lǜ yì ]
计:计策。行:实施。虑:考虑。义:道义。实施计策前要考虑到是否合乎道义。
临机能断 [ lín jī néng duàn ]
当机立断。抓住时机,立刻决断
孤恩负义 [ gū ēn fù yì ]
指背弃恩义。
恩高义厚 [ ēn gāo yì hòu ]
恩德情义极为深重
仗义行仁 [ zhàng yì xíng rén ]
注重义气,施行仁德
【成语拼音】lì yì
【成语解释】(1).奉行大义。《礼记·儒行》:“其行本方,立义,同而进,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 孔颖达 疏:“所立必存义也。”《国语·晋语九》:“方臣之少也,进秉笔,赞为名命,称於前世,立义於诸侯。”《管子·轻重丁》:“故 桓公 推仁立义,兄弟相戚,骨肉相亲,此之谓繆数。” 唐 刘叉 《怨诗》:“丈夫不立义,岂如鸟兽情?”(2).犹举义。《周书·魏玄传》:“ 玄 遂率募乡曲,立义於 关 南。”《北史·司马裔传》:“ 周文 令 山东 立义诸将等能率家入 关 者,并加重赏。”(3).确立观点;取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是立义选言,宜依经以树则。”《隋书·经籍志一》:“又有《业诗》,奉朝请 业遵 所注,立义多异,世所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