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形夺名 [ xiàng xíng duó míng ]
比拟其形状,而讹易本名。
分身减口 [ fēn shēn jiǎn kǒu ]
指旧时荒年,为减轻家庭负担,维持生计,人口多者每使部分外出逃荒。同“分房减口”。
违强凌弱 [ wéi qiáng líng ruò ]
违:避去;凌:欺侮。避回躲开强者,欺侮凌辱弱者
山陬海筮 [ shān zōu hǎi shì ]
清·王晫《今世说·德行》:“宦辙所至,山陬海筮,有以读书能为文者,必枉车骑过之。”
观场矮人 [ guān cháng ǎi rén ]
指见识浅鄙者。
头上着头 [ tóu shàng zhe tóu ]
犹言头上安头。《景德传灯录·云门山文偃禅师》:“師上堂云:‘諸和尚子,饒儞道有什麽事,猶是頭上著頭。’”
以索续组 [ yǐ suǒ xù zǔ ]
用粗绳去连接丝带。比喻后继者的才学远逊前人。
龙兴凤举 [ lóng xīng fèng jǔ ]
比喻王者兴起。
下乔入幽 [ xià qiáo rù yōu ]
冬季鸟躲在深山穷谷,到春天出来飞鸣于乔木,用来比喻人舍弃黑暗而接近光明,或者从劣境而进入良好的处境。相反则叫“下乔入…
弋者何篡 [ yì zhě hé cuàn ]
弋者:射鸟的人;篡:取得。射鸟的人无法取得。比喻贤者隐处,免落入暴乱者之手
殷民阜利 [ yīn mín fù lì ]
殷民:使人民富裕。旧指国家统治者的责任,就在于使人民富裕,使国家财物充足
聋者之歌 [ lóng zhě zhī gē ]
聋者学人唱歌,却听不到歌声,无以自乐。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实际上並不了解其中真义。
信使往来 [ xìn shǐ wǎng lái ]
信使:传递消息或承担使命的使者。使者来来往往
鹬蚌相争,渔人获利 [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rén huò lì ]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冷暖自知 [ lěng nuǎn zì zhī ]
水的冷暖,只有饮者自己知道。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狐鸣狗盗 [ hú míng gǒu dào ]
指作恶偷盗之徒。旧时统治者对造反者的贬称。
阴疑阳战 [ yīn yí yáng zhàn ]
比喻侵略者气焰嚣张,逼使被侵略者奋起自卫。
州官放火 [ zhōu guān fàng huǒ ]
州官:一州的长官。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
龙蟠凤翥 [ lóng pán fèng zhù ]
指贤者遁世归隐。
知命不忧 [ zhī mìng bù yōu ]
识天命者无忧虑。
蚁附蝇集 [ yǐ fù yíng jí ]
形容趋附者之多。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 yù bàng xiāng zhēng, yú wēng dé lì ]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如虎生翼 [ rú hǔ shēng yì ]
比喻因增加新助力,强者愈强,恶者愈恶。同“如虎傅翼”。
长幼有叙 [ cháng yòu yǒu xù ]
指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的先后尊卑。亦作“长幼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