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难铸兵 [ lín nàn zhù bīng ]
临到危难时,方才铸造兵器。比喻平时不作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金革之难 [ jīn gé zhī nàn ]
金革:兵器和铠甲;难:灾难。指战乱
量兵相地 [ liàng bīng xiàng dì ]
量:计算;兵:兵力;相:选择。计算兵力,选择地形。
进退两难 [ jìn tuì liǎng nán ]
前进和后退都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阻兵安忍 [ zú bīng ān rěn ]
阻:倚仗;阻兵:仗恃手握兵权;安忍:安于做残忍的事情。形容行凶作恶而有恃无恐
遣兵调将 [ qiǎn bīng diào jiàng ]
犹调兵遣将。亦作“遣将调兵”、“遣将征兵”。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 sān jūn yì dé,yī jiāng nán qiú ]
征集成千的兵士很容易,担找一个好的将领却很难。形容良才难得。
兵行诡道 [ bīng xíng guǐ dào ]
兵:用兵;行:使用;诡:欺诈;道:方法。用兵可以运用诡异和诈伪的战法。
知之非难,行之不易 [ zhī zhī fēi nán,xíng zhī bù yì ]
知道它并不难,去做它就难了
玉石难分 [ yù shí nán fēn ]
对美玉和石头不加区分或难以区分。比喻好坏不分
挥戈反日 [ huī gē fǎn rì ]
挥舞兵器,赶回太阳。比喻排除困难,扭转危局。
出奇无穷 [ chū qí wú qióng ]
指多出奇兵,多用奇计。比喻变化多端,使人难以捉摸。
甲坚兵利 [ jiǎ jiān bīng lì ]
甲:盔甲;坚:坚固;兵:兵器;利:锋利。坚固的盔甲,锋利的兵器。比喻精锐部队
风兵草甲 [ fēng bīng cǎo jiǎ ]
犹言草木皆兵。
首唱义兵 [ shǒu chàng yì bīng ]
唱:通“倡”,带头;兵:战斗。首先发动正义的战争
材士练兵 [ cái shì liàn bīng ]
犹言勇士精兵。
橐甲束兵 [ tuó jiǎ shù bīng ]
指脱去铠甲,收起兵器。同“櫜甲束兵”。
兵强将猛 [ bīng qiáng jiàng měng ]
兵力强盛,将领勇猛。形容军力强大
兵不逼好 [ bīng bù bī hǎo ]
兵:出兵打仗;逼:威胁;好:指友好国家。不出兵威胁友好的国家
败将残兵 [ bài jiāng cán bīng ]
指战败后剩余的兵将。同“残兵败将”。
将寡兵微 [ jiàng guǎ bīng wēi ]
寡:少;兵:士兵;微:衰败。兵少将少。形容兵力薄弱
难于上青天 [ nán yú shàng qīng tiān ]
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粮尽援绝 [ liáng jìn yuán jué ]
粮食用尽,援兵断绝。比喻战斗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
兵革之祸 [ bīng gé zhī huò ]
兵革:兵器战甲,引申为战争。指发生战争
非知之难,行之惟艰 [ fēi zhī zhī nán xíng zhī wéi jiān ]
知道它并不难,去做它就难了
【成语拼音】bīng nán
【成语解释】战事;战乱。《三国志·魏志·毌丘俭传》“讨贼 张进 及讨叛 胡 有功” 裴松之 注引《魏名臣奏》:“民夷杂处,数有兵难。”《魏书·宋繇传》:“家无餘财,雅好儒学,虽在兵难之间,讲诵不废。”《新唐书·五行志二》:“其地当有兵难。” 宋 苏辙 《论西边商量地界札子》:“今朝廷若见其易与,因而别有大段求索,使彼不能堪忍,或至忿争,兵难一交,必非朝廷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