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木死灰 [ xiǔ mù sǐ huī ]
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
择木而栖 [ zé mù ér qī ]
鸟儿选择合适的树木做巢。比喻选择贤君明主,为其效命
强干弱枝 [ qiáng gān ruò zhī ]
加强树干,削弱枝叶。比喻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
枯木再生 [ kū mù zài shēng ]
枯死的树木又恢复了生命力。比喻历经挫折又获得生机。
登木求鱼 [ déng mù qiú yú ]
登:攀;木:树。爬到树上找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无法达到目的。
一木难支 [ yī mù nán zhī ]
大楼将要倒塌,不是一根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
强宗右姓 [ qiáng zōng yòu xìng ]
强宗:豪门大族;右姓:世族大姓。指有权势的豪门大族
草木荣枯 [ cǎo mù róng kū ]
荣枯:繁茂和枯萎。草木的茂盛和干枯
强人所难 [ qiǎng rén suǒ nán ]
勉强人家去做他不能做或不愿做的事情。
槁木死灰 [ gǎo mù sǐ huī ]
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将勇兵雄 [ jiàng yǒng bīng xióng ]
将:将领;兵:士卒;雄:强有力。将领和士兵都英勇威武。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
外强中干 [ wài qiáng zhōng gān ]
干:枯竭。形容外表强壮,内里空虚。
呆如木鸡 [ dāi rú mù jī ]
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望秋先陨 [ wàng qiū xiān yǔn ]
指草木将近秋天即败落凋零。也比喻未老先衰
风木之悲 [ fēng mù zhī bēi ]
风木:同“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截趾适履 [ jié zhǐ shì lǚ ]
脚大鞋小,切断脚趾去适应鞋子的大小。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的迁就。
牛不喝水强按头 [ niú bù hē shuǐ qiǎng àn tóu ]
比喻用强迫手段使就范。
逾墙避命 [ yú qiáng bì mìng ]
逾:越过。战国初魏人段干木回避魏文侯的征召。越墙逃跑,回避被征召。泛指隐士拒绝出仕
貌似强大 [ mào sì qiáng dà ]
表面好象强大,实际却很虚弱。
墓木拱矣 [ mù mù gǒng yǐ ]
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意思是你快要死了。这是骂人的话。后指人死了很久。
杜口木舌 [ dù kǒu mù shé ]
杜口:闭口不言;木舌:结舌。闭着嘴说不出话来。比喻缄口不言,形容不敢说话
强颜欢笑 [ qiǎng yán huān xiào ]
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呆似木鸡 [ dāi sì mù jī ]
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不畏强御 [ bù wèi qiáng yù ]
畏:畏惧、惧怕;强御:有权势的人。刚正无私,不怕有势力的人
所向风靡 [ suǒ xiàng fēng mǐ ]
风靡:草木随风倒伏的样子。比喻畏惧强敌,闻风溃败
【成语拼音】mù jiàng
【成语解释】质直刚强。《汉书·张周赵任等传赞》:“ 周昌 ,木强人也。” 颜师古 注:“言其强质如木石然。”《旧唐书·朱朴传》:“ 朱朴 者, 乾寧 中为国子博士。腐儒木强,无他才伎。”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二:“﹝ 侯恩 ﹞为人,刚方不挠,好面折人,一州号为木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一员官》:“是时 泰安 知州 张公 ,人以其木强,号之‘橛子’。” 郭沫若 《豕蹄·楚霸王自杀》:“他本来是一位木强的人,但因为打了败仗以来的经验,却使他聪明了好些。”麻木僵硬。强,通“ 僵 ”。 清 周亮工 《书诗册后与吴冠五》:“记初冬时,予与 冠五 夜坐为诗,漏下数十刻,北地早寒,十指木强。”木彊:1.质直刚强。《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勃 为人木彊敦厚, 高帝 以为可属大事。”《陈书·傅縡传》:“﹝ 傅縡 ﹞性木彊,不持检操,负才使气,陵侮人物。” 宋 楼钥 《送张定叟尚书镇襄阳》诗:“朴拙胜巧心,好佞寧木彊?”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上自 萧何 、 曹参 ,其下至于 王陵 、 周勃 、 樊噲 、 夏侯婴 之徒,大抵木彊少文,不识利害。”(2).指质直刚强之人。《新唐书·魏元忠传》:“主恚曰:‘ 山东 木彊安知礼?阿母子尚为天子,我何嫌?’宫中谓 武后 为阿母子,故主称之。” 唐 韦瓘 《周秦行纪》:“ 戚夫人 诗曰:‘自别 汉 宫休 楚 舞,不能粧粉恨君王。无金岂得迎 商叟 , 吕氏 何曾畏木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