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残守缺 [ bǔ cán shǒu quē ]
残:残缺,不完整;缺:残破。舍不得扔下残缺陈旧的东西。形容思想保守
破甑不顾 [ pò zèng bù gù ]
甑:古代一种瓦制炊器;顾:回头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实,不再追悔。
受赇枉法 [ shòu qiú wǎng fǎ ]
受赇:接受贿赂;枉:歪曲,破坏。贪污受贿,违犯法纪。
焚符破玺 [ fén fú pò xǐ ]
烧毁信符,打碎印章。
瓦罐不离井上破 [ wǎ guàn bù lí jǐng shàng pò ]
汲水的瓦罐免不了在井口打破。比喻担着风险干事难免会失手
头破血淋 [ tóu pò xiě lín ]
头被打破,流出了血。形容受到严重打击或遭到惨败的样子。
闻风丧胆 [ wén fēng sàng dǎn ]
丧胆:吓破了胆。听到风声,就吓得丧失的勇气。形容对某种力量非常恐惧。
堕甑不顾 [ duò zèng bù gù ]
甑:古代一种瓦制炊器;顾:回头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实,不再追悔。
美女破舌 [ měi nǚ pò shé ]
破:毁坏。美女用美貌迷惑君主,使谏臣的话不被君主听信
衣冠蓝缕 [ yī guān lán lǚ ]
蓝缕:破烂。衣帽破烂
不攻自破 [ bù gōng zì pò ]
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孤蹄弃骥 [ gū tí qì jì ]
孤:单一;骥:骏马。就因为一只蹄子有毛病。而放弃骏马不用。比喻在用人方面求全责备,过于挑剔。
弃旧恋新 [ qì jiù liàn xīn ]
弃:抛弃;恋:爱恋。抛弃旧的爱慕新的,指人喜新厌旧。
弃旧图新 [ qì jiù tú xīn ]
抛弃旧的,谋求新的。多指由坏的转向好的,离开错误的道路走向正确的道路。
肥皂泡 [ féi zào pào ]
指肥皂水吹起的气泡。比喻一触即破的事物或经不起推敲的东西
黄钟毁弃,瓦缶雷鸣 [ huáng zhōng huǐ qì, wǎ fǒu léi míng ]
黄钟:大钟;瓦缶:瓦锅。黄钟被砸烂抛置一边,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人却身居高位
裂冠毁冕,拔本塞源 [ liè guān huǐ miǎn,bá běn sāi yuán ]
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本:树根。原比喻诸侯背弃礼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领地。后用作臣下推翻国君,夺取王位的代称。
细大无遗 [ xì dà wú yí ]
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舍弃
冲云破雾 [ chōng yún pò wù ]
冲破云层,突破迷雾。比喻突破重重障碍和困难。
捐本逐末 [ juān běn zhú mò ]
捐:抛弃;逐:追逐。指抛弃根本,追求末节。
颠扑不破 [ diān pū bù pò ]
颠:跌;扑:敲。无论怎样摔打都破不了。比喻理论学说完全正确,不会被驳倒推翻。
味如鸡肋 [ wèi rú jī lèi ]
鸡肋:鸡的肋骨,没有肉,比喻无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弃的东西。比喻事情不做可惜,做起来没有多大好处。
槌仁提义 [ chuí rén tí yì ]
指抛弃仁义。
瘈狗噬人 [ zhì gǒu shì rén ]
瘈:疯狂,特指犬发狂;噬:指疯狗咬人。比喻坏人非常疯狂,肆意闹事、破坏
如弃敝屣 [ rú qì bì xǐ ]
丢掉无用的东西,一点也不可惜。
【成语拼音】pò qì
【成语解释】亦作“ 破弃 ”。破除;抛弃。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山谷上》:“ 张文潜 云:‘以声律作诗,其末流也,而 唐 至今诗人谨守之。独 鲁直 一扫古今,出胸臆,破弃声律,作五七言,如金石未作,鐘磬声和,浑然有律吕外意。’”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五:“用不着我和你们辩论。我们各自照着自己能力的限度,适应自己心灵的要求,破弃一切去着手进行。” 茅盾 《三人行》十七:“那时候,在我面前出现了一个人,他以确信的态度对我说--一切都破弃了罢。”见“ 破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