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圣外王 [ nèi shèng wài wáng ]
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高悬秦镜 [ gāo xuán qín jìng ]
秦镜:秦始皇时的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镱子。高挂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镜子。后用以比喻官吏断案公正,执法严明。
七断八续 [ qī duàn bā xù ]
①形容散乱,不相照应。②断接之处甚多。形容十分破烂。
三户亡秦 [ sān hù wáng qín ]
三户:几户人家;亡:灭。虽只几户人家,也能灭掉秦国。比喻正义而暂时弱小的力量,对暴力的必胜信心。
祖龙一炬 [ zǔ lóng yī jù ]
祖龙:秦始皇。指秦始皇焚书。比喻一把火烧掉
百世之师 [ bǎi shì zhī shī ]
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乐道忘饥 [ lè dào wàng jī ]
指醉心于圣道。
禹行舜趋 [ yǔ xíng shùn qū ]
原指仅模仿圣贤之外表而不注意内在的品德修养。后亦用以形容举止循规蹈距。
见素抱朴 [ xiàn sù bào pǔ ]
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之一。是说要推举圣人,实行法治,即用“无为之治”取代“有为之治”。对应于“绝圣弃智”。
绝圣弃智 [ jué shèng qì zhì ]
圣、智:智慧,聪明。弃绝聪明才智,返归天真纯朴。这是古代老、庄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砺世磨钝 [ lì shì mó dùn ]
激励世俗,磨炼愚钝。
圣君贤相 [ shèng jūn xián xiàng ]
圣明的君主与贤良的辅佐大臣。有君臣相契意。相,辅弼之臣,后专指宰相。
渭阳之情 [ wèi yáng zhī qíng ]
渭阳:渭水的北边。传说秦康公送其舅重耳返晋,直到渭水之北。指甥舅间的情谊。
远交近攻 [ yuǎn jiāo jìn gōng ]
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时战国时秦国采取的一种外资策略。后也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
前言往行 [ qián yán wǎng xíng ]
指前代圣贤的言行。
躬耕乐道 [ gōng gēng lè dào ]
躬:亲自;道:圣贤之道。亲自耕种,乐于信守圣贤之道。指过隐居生活。
焚典坑儒 [ fén diǎn kēng rú ]
焚毁典籍,坑杀书生。同“焚书坑儒”。
逐客之令 [ zhú kè zhī lìng ]
秦始皇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后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为下逐客令
先言往行 [ xiān yán wǎng xíng ]
行:行为。指前代圣贤的言行
见羹见墙 [ jiàn gēng jiàn qiáng ]
后用以指对圣贤的思慕。
阿旨顺情 [ ē zhǐ shùn qíng ]
阿:曲从;旨:圣旨。曲意逢迎
吉祥善事 [ jí xiáng shàn shì ]
吉祥而美好的事情。
乐道遗荣 [ lè dào yí róng ]
乐守圣贤之道而抛弃荣华富贵。
绳墨之言 [ shéng mò zhī yán ]
可以作为准绳、合乎道德圣智的言论。
主明臣直 [ zhǔ míng chén zhí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