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压正 [ xié bù yā zhèng ]
邪:邪气,指不正派的人或事;不正当的、不正派的压不倒正当的、正派的事物。
方正不苟 [ fāng zhèng bù gǒu ]
方正:正直;苟:苟且,不正派。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守正不桡 [ shǒu zhèng bù ráo ]
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同“守正不挠”。
正正经经 [ zhèng zhèng jīng jīng ]
①严肃而认真。②形容正大光明。
求爹爹告奶奶 [ qiú diē diē gào nǎi nǎi ]
比喻到处求人
人无完人 [ rén wú wán rén ]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 lín cái wú gǒu dé lín nán wú gǒu miǎn ]
毋:不;苟:随便;难:危难。面对钱财,不随便求取;面临危难,不苟且偷生。
避祸求福 [ bì huò qiú fù ]
指避开灾祸而求取幸福。
正中其怀 [ zhèng zhòng qí huái ]
正:恰好;中:投合。正好符合自己的心意
弹铗求通 [ tán jiá qiú tōng ]
铗:剑把。弹着剑把唱歌,以表示自己的要求。后形容有求于别人的行为。
披毛求瑕 [ pī máo qiú xiá ]
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同“披毛求疵”。
不正之风 [ bù zhèng zhī fēng ]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回邪入正 [ huí xié rù zhèng ]
犹言改邪归正。
求生害仁 [ qiú shēng hài rén ]
指因谋求活命而有伤仁德。
持正不阿 [ chí zhèng bù ā ]
持守公正正派,不迎合阿谀。
邪不敌正 [ xié bù dí zhèng ]
犹言邪不犯正。指邪妖之法不能压倒刚正之气。
一无所求 [ yī wú suǒ qiú ]
指没有什么要求或需要。
求贤用士 [ qiú xián yòng shì ]
访求并任用贤能的人才
时祀尽敬,而不祈喜 [ shí sì jìn jìng,ér bù qí xǐ ]
祀:祭祀;祈:向神求祷。按四时去祭祀钦敬,并没有求来好事。形容祈求诸神鬼也无济于事。
匡正纲纪 [ kuāng zhèng gāng jì ]
指纠正法度
守正不回 [ shǒu zhèng bù huí ]
坚守正道,不屈从。
焚林之求 [ fén lín zhī qiú ]
焚:烧。焚烧山林来求取贤才
求亲靠友 [ qiú qīn kào yǒu ]
向亲友乞求帮助。
求贤若渴 [ qiú xián ruò kě ]
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辞严意正 [ cí yán yì zhèng ]
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成语拼音】qiú zhèng
【成语解释】(1).寻求正道。《荀子·解蔽》:“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説,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乱国之君,乱家之人,此其诚心,莫不求正而以自为也。”(2).请求指正。 明 宋濂 《佛日普照慧辨禅师塔铭》:“予慕师之道甚久,近获沉手 护龙河 上,相与谈玄,因出《賸语》一编求正。” 明 李贽 《答耿司寇》:“ 龙溪先生 年至九十,自二十岁为学,又得明师,所探讨者尽天下书,所求正者尽四方人。” 侯外庐 《<船山学案>自序》:“作者把 船山 学术从《中国近代思想史》中抽出来先行发表,以求正于大雅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