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停两用 [ tiáo tíng liǎng yòng ]
指居间观望,骑墙投机。
飞鸟惊蛇 [ fēi niǎo jīng shé ]
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魂飞魄越 [ hún fēi pò yuè ]
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昼夜兼行 [ zhòu yè jiān xíng ]
兼:加倍。白天黑夜不停地行走。形容急速的赶路。亦作“昼夜兼程”。
目断飞鸿 [ mù duàn fēi hóng ]
断:断绝;鸿:鸿雁。目送大雁飞去,直到看不见。形容离别的悲凄之情
双宿双飞 [ shuāng sù shuāng fēi ]
宿在一起,飞在一起。比喻相爱的男女形影不离。
鸡飞狗叫 [ jī fēi gǒu jiào ]
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直叫唤。形容乱成一团。
魂飞胆颤 [ hún fēi dǎn chàn ]
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健步如飞 [ jiàn bù rú fēi ]
健步:脚步快而有力。步伐矫健,跑得飞快。
骑牛觅牛 [ qí niú mì niú ]
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同“骑驴觅驴”。
魂飞胆裂 [ hún fēi dǎn liè ]
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鸿飞冥冥,弋人何慕 [ hóng fēi míng míng,yì rén hé mù ]
冥冥:高远;弋人:射猎的人。大雁飞向远空,猎人没法得到。比喻隐者远走高飞,全身避害。或比喻隐者的高远踪迹
倦鸟知还 [ juàn niǎo zhī huán ]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飞流短长 [ fēi liú duǎn cháng ]
飞、流:散布;短、长:指是非、善恶。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飞短流长 [ fēi duǎn liú cháng ]
飞、流:散布;短、长:指是非、善恶。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飞扬跋扈 [ fēi yáng bá hù ]
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重楼飞阁 [ chóng lóu fēi gé ]
重:重叠;飞阁:高阁。形容楼台高阁很多
断梗飞蓬 [ duàn gěng fēi péng ]
如同折断的枝茎,飘飞的蓬蒿一般。形容人东奔西走,生活不固定。同“断梗飘蓬”。
飞沙走砾 [ fēi shā zǒu lì ]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药店飞龙 [ yào diàn fēi lóng ]
飞龙:指中药龙骨。药店里的龙骨。比喻人瘦骨嶙峋。
驾雾腾云 [ jià wù téng yún ]
乘着云,驾着雾。原是传说中指会法术的人乘云雾飞行,后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发昏。
笨鸟先飞 [ bèn niǎo xiān fēi ]
行动笨拙的鸟要先飞。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鸡飞狗走 [ jī fēi gǒu zǒu ]
走:跑。鸡乱飞,狗乱跑。形容因极端惊恐而混乱不堪。
电卷星飞 [ diàn juǎn xīng fēi ]
卷:收起。形容像流星和闪电那样迅速
藏弓烹狗 [ cáng gōng pēng gǒu ]
飞鸟射尽了就把良弓收起,狡兔被捉就把捕兔的猎狗煮了吃肉。旧时比喻统治者得势后,废弃、杀害有功之臣。
【成语拼音】fēi qí
【成语解释】(1).快马。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飞骑黄金勒,香车翠鈿装。”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时有良医 薛子勉 者,家 芋江 ,距城二十里,病且亟,迺飞骑迎之。”《明史·徐文溥传》:“贡献本有定制,乃无故驰骋飞骑,出入都城,伺察动静。”(2). 唐 禁军名。 贞观 十二年 唐太宗 置左右屯营于 玄武门 ,其兵称“飞骑”。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 贞观 中,拣材力驍捷善驰射者,谓之‘飞骑’。上出游幸,则衣五色袍,乘六闲马,猛兽皮韉以从。”《旧唐书·职官志三》:“初, 太宗 选飞骑之尤驍健者,别署百骑,以为翊卫之备。 天后 初,加置千骑, 中宗 加置万骑,分为左右营,置使以领之。”《旧唐书·高仙芝传》:“命 仙芝 领飞骑、彉骑及 朔方 、 河西 、 陇右 应赴京兵马,并召募关辅五万人,继 封常清 出 潼关 进讨。”《新唐书·兵志》:“﹝ 贞观 ﹞十二年,始置左右屯营於 玄武门 ,领以诸卫将军,号‘飞骑’。”《新唐书·百官志四上》:“﹝左右羽林军﹞掌统北衙禁兵,督摄左右厢飞骑仪仗。大朝会,则周卫阶陛;巡幸,则夹驰道为内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