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广人希 [ dì guǎng rén xī ]
地方大,人烟少。同“地广人稀”。
识多才广 [ shí duō cái guǎng ]
识:知识,见识。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
地广民稀 [ dì guǎng mín xī ]
广:宽阔;稀:稀少。指土地广大,人烟稀少
广见洽闻 [ guǎng jiàn qià wén ]
洽:广博。看的广,听的多。形容见识广博。
普度群生 [ pǔ dù qún shēng ]
佛教语。指广济一切生死苦海中的众生。
才疏意广 [ cái shū yì guǎng ]
疏:粗疏;广:广大。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
广土众民 [ guǎng tǔ zhòng mín ]
土地广阔,人民众多。
太丘道广 [ tài qiū dào guǎng ]
太丘:东汉陈寔,曾为太丘长,世称陈太丘。指交游甚广。
智圆行方 [ zhì yuán xíng fāng ]
圆:圆满,周全;方:端正,不苟且。知识要广博周备,行事要方正不苟。
海纳百川 [ hǎi nà bǎi chuān ]
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李广未封 [ lǐ guǎng wèi fēng ]
汉名将李广部下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广本人抗击匈奴,战功显赫,却不见封侯。后因以“李广未封”、“李广不侯”、“李…
广寒仙子 [ guǎng hán xiān zǐ ]
广寒:即广寒宫,传说中月亮上的仙宫。广寒宫里的仙子——嫦娥。
人烟稠密 [ rén yān chóu mì ]
指某地方人口很多。
方便之门 [ fāng biàn zhī mén ]
方便:本佛家语,指灵活对待。原是佛教指引人入教的门径,后指给人方便的门路。
大方之家 [ dà fāng zhī jiā ]
大方:大道理。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积厚流广 [ jī hòu liú guǎng ]
根基深厚,影响广远
广谋从众 [ guǎng móu cóng zhòng ]
集思广益,听从多数人的意见
通衢广陌 [ tōng qú guǎng mò ]
四通八达的宽广大路。
集思广益 [ jí sī guǎng yì ]
集:集中;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李广难封 [ lǐ guǎng nán fēng ]
以之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同“李广未封”。
心广体胖 [ xīn guǎng tǐ pán ]
广:宽广,坦率;胖:安泰舒适。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广文先生 [ guǎng wén xiān sheng ]
①唐杜甫称郑虔为“广文先生”。②泛指清苦闲散的儒学教官。
高山大野 [ gāo shān dà yě ]
高峻的山峦,广阔的原野
博学宏才 [ bó xué hóng cái ]
博:广博;学:学问;宏:广大;才:才能。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多见广识 [ duō jiàn guǎng shí ]
见闻多,知识广。
【成语拼音】fāng guǎng
【成语解释】(1).面积;范围。《宣和遗事》后集:“又如此行十餘日,方至一小城,云是 西污州 ……其中方广不甚大,有屋数十间,皆頽弊。”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南海盘陀石》:“ 武当山 圣帝金殿,方广不踰二丈,虽容千人,亦復不窄。”(2).佛教语。大乘经典、教义的通称。其言富、其理正,故名。亦借指佛教。《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方广东被,教肄南移。” 吕延济 注:“方广,佛号也。” 隋 吉藏 《胜鬘宝窟》卷中:“方广者,是大乘经之通名也……理正为方,言富为广。”(3).指佛寺。 清 金人瑞 《敬生诵经宝林寺访之作》诗:“不然何今日,含泪访方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