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在其颈 [ bīng zài qí jǐng ]
刀架在脖子上。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
不立文字 [ bù lì wén zì ]
佛家语,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
解人难得 [ jiě rén nán dé ]
解人:原指通达言语或文辞意趣的人,借指知己;难得:不易得到。比喻知己难得。
放马华阳 [ fàng mǎ huá yáng ]
指不再用兵。
夏虫不可语冰 [ xià chóng bù kě yǔ bīng ]
语:谈论。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习焉不觉 [ xí yān bù jué ]
习:习惯;焉:语气助词,相当于“于是”的意思。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
必不得已 [ bì bù dé yǐ ]
必然不能得止。指形势使得非如此不可。表示无可奈何的意思。
喃喃自语 [ nán nán zì yǔ ]
喃喃: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
无所作为 [ wú suǒ zuò wéi ]
作为:作出成绩。没有做出任何成绩。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
闷声不响 [ mēn shēng bù xiǎng ]
不言不语,一声不响
没查没利 [ méi chá méi lì ]
指言语不实。
恶语相加 [ è yǔ xiāng jiā ]
把恶毒的语言加到别人身上。
无名小卒 [ wú míng xiǎo zú ]
卒:古时指士兵。不出名的小兵。比喻没有名望或地位的人。
夺胎换骨 [ duó tāi huàn gǔ ]
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足食足兵 [ zú shí zú bīng ]
食:粮食;兵:武器。粮食充足,武备修整。
不哼不哈 [ bù hēng bù hā ]
不言语,该说而不说。
空言虚辞 [ kōng yán xū cí ]
不实在的话语。
膝语蛇行 [ xī yǔ shé xíng ]
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强将手下无弱兵 [ qiáng jiàng shǒu xià wú ruò bīng ]
英勇的将领部下没有软弱无能的士兵。比喻好的领导能带出一支好的队伍。
一噎止餐 [ yī yē zhǐ cān ]
犹因噎废食。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
蟹慌蟹乱 [ xiè huāng xiè luàn ]
指虾蟹成灾,将稻谷荡尽。旧因以为兵乱的征兆。现多形容乱作一团。
无可言状 [ wú kě yán zhuàng ]
不可以用言语表达
兵不由将 [ bīng bù yóu jiàng ]
比喻下级不服从上级的指挥。
兵拏祸结 [ bīng ná huò jié ]
战争、灾祸连续不断。同“兵连祸结”。
一派胡言 [ yī pài hú yán ]
指不切实际的言语
【成语拼音】bù yǔ bīng
【成语解释】隐语。指江河流水。因可用以淹没敌人,故云。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既不克,又欲增兵。 丞昭 奏曰:‘陛下有不语兵千万在左右,胡不用之。’上不悟。 丞昭 以马策指 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