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短推长 [ xiào duǎn tuī cháng ]
指衡量人物的长处和短处。同“校短量长”。
犯而不校 [ fàn ér bù jiào ]
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摸金校尉 [ mō jīn xiào wèi ]
校尉:古代军官职称。指掠夺财物的军官。
循名校实 [ xún míng jiào shí ]
循:依照;校:查对。按照名义来要求内容,以考察是否名副其实
犯而勿校 [ fàn ér wù xiào ]
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同“犯而不校”。
斠然一概 [ jiào rán yī gài ]
持平一致。斠,古通“校”,校正。
逞性妄为 [ chěng xìng wàng wéi ]
由着性子胡来。也指坏人任意干坏事。
丹黄甲乙 [ dān huáng jiǎ yǐ ]
指点校书籍,评定次第。
丹铅甲乙 [ dān qiān jiǎ yǐ ]
指点校书籍,评定次第。
粥少僧多 [ zhōu shǎo sēng duō ]
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枝对叶比 [ zhī duì yè bǐ ]
枝叶相对并列。比喻骈体文对偶句式。
握素怀铅 [ wò sù huái qiān ]
犹言握铅抱椠。指勤于写作、校勘。
众口嚣嚣 [ zhòng kǒu áo áo ]
嚣:喧嚷,吵嚷。大家都吵吵嚷嚷地说着
将胸比肚 [ jiāng xiōng bǐ dù ]
犹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比比皆是 [ bǐ bǐ jiē shì ]
比比:一个挨一个。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滴露研朱 [ dī lù yán zhū ]
滴水研磨朱砂。指用朱笔评校书籍。
比比皆然 [ bǐ bǐ jiē rán ]
比比:处处。到处都是。形容多。同“比比皆是”。
比翼双飞 [ bǐ yì shuāng fēi ]
比翼:翅膀挨着翅膀。双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比翼齐飞 [ bǐ yì qí fēi ]
比翼:翅膀挨着翅膀。齐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冰解的破 [ bīng jiě dì pò ]
冰冻融解,箭靶射中。比喻问题解决,障碍消除。
丘山之功 [ qiū shān zhī gōng ]
比喻功绩伟大。
寻瑕伺隙 [ xún xiá sì xì ]
寻:找;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何:观察,隙:空子,机会。找别人缺点,看是否有空子可钻。指待机寻衅。
比张比李 [ bǐ zhāng bǐ lǐ ]
比喻多方面打比方
比物丑类 [ bǐ wù chǒu lèi ]
指连缀同类事物,进行排比归纳。
比下有余 [ bǐ xià yǒu yú ]
比:比较。对所处的中等地位感到知足。形容满足现状,不求进取
【成语拼音】bǐ xiào
【成语解释】(1).考核;考校。《国语·齐语》:“合羣叟,比校民之有道者。” 韦昭 注:“比,比方也;校,考合也。谓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北史·张彝传》:“ 孝文 比校天下人户,最为大州。”(2).比较、辨别两种以上同类事物的异同或高下。《三国志·魏志·王粲传》:“观人围棊,局坏, 粲 覆之。棊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校,不误一道。”《全唐诗》卷八七八载《吏部谣》:“三人相比校,莫贺 咄骨浑 。” 唐 卢仝 《忆金鹅山沉山人》诗之二:“试自比校得仙者,也应合得天上行。”(3).考订校正。《北齐书·文苑传·樊逊》:“臣 向 书、长水校尉臣 参 书,太史公、太常博士书、中外书合若干本以相比校,然后杀青。”(4).比试;较量。 宋 司马光 《乞罢保甲状》:“昔一人闕额,有二人以上争投者,即委本县令尉选武艺高强者充;或武艺衰退者,许佗人指名与之比校,若武艺胜於旧者,即令充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