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后实 [ xiān shēng hòu shí ]
声:声势;实:实力。比喻先用声势挫折敌方士气,然后交战。
厉兵粟马 [ lì bīng sù mǎ ]
磨快兵器喂饱马。指准备作战。
擐甲执兵 [ huàn jiǎ zhí bīng ]
擐:穿;兵:武器。身披铠甲,手拿武器。指准备战斗。
横行介士 [ héng xíng jiè shì ]
介士:同“甲士”,披甲的士兵。螃蟹的别称。
蓄盈待竭 [ xù yíng dài jié ]
蓄:积蓄,储藏;竭:干涸。积蓄部队的锐气,等待对方士气低落时再出击
逐名趋势 [ zhú míng qū shì ]
追求名声和权势。
审时定势 [ shěn shí dìng shì ]
审:详查,细究。分析时势,判定其发展趋势
坚甲利兵 [ jiān jiǎ lì bīng ]
坚固的盔甲,锋利的兵器。形容精锐的部队。
缮甲治兵 [ shàn jiǎ zhì bīng ]
缮甲:修治铠甲。比喻作军事准备。亦作“缮甲厉兵”。
以镒称铢 [ yǐ yì chēng zhū ]
用镒同铢相比,表示力量处于绝对优势。
势欲熏心 [ shì yù xūn xīn ]
势:权势;欲:欲望;熏:侵袭。贪财权势的欲望迷住了心窍
兵连祸深 [ bīng lián huò shēn ]
兵:指战争。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
鼠入牛角 [ shǔ rù niú jiǎo ]
比喻势力愈来愈小。
恃强怙宠 [ shì qiáng hù chǒng ]
恃、怙:倚仗,凭借。倚仗权势凭借宠幸,骄横作恶。
练兵秣马 [ liàn bīng mò mǎ ]
训练士兵,喂饱战马。指作好战斗准备。
东讨西征 [ dōng tǎo xī zhēng ]
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同“东征西讨”。
时移势易 [ shí yí shì yì ]
指时代、情势等都已发生变化。
乘时乘势 [ chéng shí chéng shì ]
旧指人应趁着机会、时势,做一番事业。
形禁势格 [ xíng jìn shì gé ]
指受形势的阻碍或限制,事情难于进行。同“形格势禁”。
春去冬来 [ chūn qù dōng lái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束兵秣马 [ shù bīng mò mǎ ]
犹厉兵秣马。形容准备战斗。
捉班做势 [ zhuō bān zuò shì ]
摆架子,装腔作势。
势倾朝野 [ shì qīng cháo yě ]
形容权势极大,压倒一切人。
窃势拥权 [ qiè shì yōng quán ]
窃:盗取。盗用别人的权势
穷兵极武 [ qióng bīng jí wǔ ]
动用全部兵力,肆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成语拼音】bīng shì
【成语解释】◎ 兵势 bīngshì[military strenth] 军队的实力详细解释(1).兵力情况。《韩非子·十过》:“ 秦穆公 迎而拜之上卿,问其兵势与其地形。”(2).指用兵布阵。《南史·曹武传》:“ 世宗 性严明,颇识兵势,末遂封侯富显。”(3).犹兵力。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一:“ 陕西 四路,自来只为城寨太多,分却兵势。”《清史稿·饶余敏郡王阿巴泰传》:“兵势单弱,不能长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