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草不留 [ cùn cǎo bù liú ]
连小草也不留下。比喻搞得精光,一无所剩。
日炙风筛 [ rì zhì fēng shāi ]
日晒风吹。形容长途跋涉之苦。
苦难深重 [ kǔ nán shēn zhòng ]
遭受的痛苦和灾难既深又重。
积草囤粮 [ jī cǎo tún liáng ]
积:积累;囤:囤积。指储存粮食和草料等战备物资
眠霜卧雪 [ mián shuāng wò xuě ]
睡卧于霜雪之中。形容在外劳苦。
万苦千辛 [ wàn kǔ qiān xīn ]
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
囊萤映雪 [ náng yíng yìng xuě ]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雪案萤窗 [ xuě àn yíng chuāng ]
比喻勤学苦读。同“雪窗萤几”。
草木俱朽 [ cǎo mù jù xiǔ ]
象草木一样死去,世人并不知道。借喻人一生毫无建树。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 yǎ bā chī huáng lián,yǒu kǔ shuō bù chū ]
黄连:中药,味苦。哑巴吃了黄连,嘴里说不出来。比喻有苦难言
艰难困苦 [ jiān nán kùn kǔ ]
形容处境艰苦,困难重重。
胁不沾席 [ xié bù zhān xí ]
形容佛教徒勤苦修行。
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 chī kǔ zài xiān xiǎng shòu zài hòu ]
吃苦的事情走在别人前面,享受的事走在别人后面。
三顾草庐 [ sān gù cǎo lú ]
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同“草庐三顾”…
自讨苦吃 [ zì tǎo kǔ chī ]
讨:招惹。自己找苦吃。
焦思苦虑 [ jiāo sī kǔ lǜ ]
着急忧虑,苦心思考。
孤苦伶仃 [ gū kǔ líng dīng ]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孤单困苦,没有依靠。
忆苦思甜 [ yì kǔ sī tián ]
回忆过去的苦难,回想今天的幸福生活。
绝其本根 [ jué qí běn gēn ]
本:草木的根。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出山小草 [ chū shān xiǎo cǎo ]
出山:从山里出来;小草:植物。比喻隐士出来做官
鸢肩鹄颈 [ yuān jiān hú jǐng ]
如鸢之耸肩,如鹄之伸颈。形容伏案苦思的样子。
鞠为茂草 [ jū wéi mào cǎo ]
指杂草塞道。形容衰败荒芜的景象。鞠,通“鞫”。
叫苦不迭 [ jiào kǔ bù dié ]
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救苦弭灾 [ jiù kǔ mǐ zāi ]
解脱苦难,消除灾祸。
含蓼问疾 [ hán liǎo wèn jí ]
蓼:一种苦味水草。不顾辛苦,慰问疾病。旧时比喻君主安抚军民,跟百姓同甘共苦。
【成语拼音】kǔ cǎo
【成语解释】药草名。茅蒲类植物,生湖泽中,能治妇科病。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杂说》:“岁欲苦,苦草先生。”原注:“葶藶。”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二:“谚曰:‘甘草先生则麦熟,苦草先生则人疫。’甘草,薺;苦草,黄蒿也。”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十:“苦草王瓜随地满,芋魁豆饭一生过。”《天雨花》第十三回:“参汤煎好忙忙送,又烧苦草那消停。”英文翻译1.{植} eel grass; tape gr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