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辞伐罪 [ fèng cí fá zuì ]
指奉严正之辞而讨有罪。
纲常名教 [ gāng cháng míng jiào ]
纲常:三纲五常;名教:封建礼教。指维护封建制度而设置的一整套思想道德规范
恶言詈辞 [ è yán lì cí ]
中伤辱骂的言辞。
枉费唇舌 [ wǎng fèi chún shé ]
白费言辞,不起作用。
奉辞罚罪 [ fèng cí fá zuì ]
奉:敬受;罚:处罚,惩罚。遵奉严正之辞讨伐有罪者
一代辞宗 [ yī dài cí zōng ]
辞宗:辞赋作者中的宗师。指一个时代为人所尊崇的文学家。
神武挂冠 [ shén wǔ guà guàn ]
指辞官隐居。
辞严义正 [ cí yán yì zhèng ]
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惊采绝艳 [ jīng cǎi jué yàn ]
指文采惊人,辞藻华美。
传闻异辞 [ chuán wén yì cí ]
传闻:原指久远的事,后指听来的传说;异辞:原指措词有所不同,后指说法不一致。指传说不一致。
义正辞严 [ yì zhèng cí yán ]
义:道理;辞:言辞。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
异政殊俗 [ yì zhèng shū sú ]
异政:不同的政教;殊俗:不同的风俗。指偏离正道的正教会风俗
善为说辞 [ shàn wéi shuō cí ]
说辞:讲话。形容很会讲话。后指替人说好话。
辩口利辞 [ biàn kǒu lì cí ]
指善辩的口才,犀利的言辞。形容能言善辩。
教学相长 [ jiào xué xiāng zhǎng ]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 yù jiā zhī zuì,hé huàn wú cí ]
欲:要;患:忧愁,担心;辞:言辞,指借口。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指随心所欲地诬陷人。
安详恭敬 [ ān xiáng gōng jìng ]
安静、细心、谦恭、敬重,古时儿童教育的要领
移樽就教 [ yí zūn jiù jiào ]
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絺辞绘句 [ chī cí huì jù ]
雕琢文辞,修饰章句
少条失教 [ shǎo tiáo shī jiào ]
指没规矩,无教养。
拙口钝辞 [ zhuō kǒu dùn cí ]
拙:拙笨;钝:迟钝,笨拙。粗嘴巴,笨言辞。指不善于言辞
缀辞之士 [ zhuì cí zhī shì ]
缀辞:写书作文。指著书立说的人
放言遣辞 [ fàng yán qiǎn cí ]
放言:敞开说;遣辞:用词造句。指无拘无束地说话或写文章。
辞简义赅 [ cí jiǎn yì gāi ]
文辞简要,意义完备。
慢藏诲盗 [ màn cáng huì dào ]
慢藏:收藏不慎;诲:教导。收藏财物不慎,等于诱人偷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