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槐九棘 [ sān huái jiǔ jí ]
中国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后因以“槐棘”指三公或三公之位。
梦熟黄粱 [ mèng shú huáng liáng ]
黄粱:粟米。比喻美好的愿望如同梦幻一样
三分鼎立 [ sān fēn dǐng lì ]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鼎分三足 [ dǐng fēn sān zú ]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鼎足三分”。
明日黄花 [ míng rì huáng huā ]
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脸黄肌瘦 [ liǎn huáng jī shòu ]
脸色黄,肌体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日出三竿 [ rì chū sān gān ]
太阳升起来离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样高。约为午前八、九点钟。形容天已大亮,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白叟黄童 [ bái sǒu huáng tóng ]
白头发的老人和黄头发的孩子。泛指老老少少。
黄钟毁弃,瓦缶雷鸣 [ huáng zhōng huǐ qì, wǎ fǒu léi míng ]
黄钟:大钟;瓦缶:瓦锅。黄钟被砸烂抛置一边,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人却身居高位
痛饮黄龙 [ tòng yǐn huáng lóng ]
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原指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暢饮。
黄发骀背 [ huáng fā tái bèi ]
指长寿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同“黄发台背”。
佩紫怀黄 [ pèi zǐ huái huáng ]
腰间佩挂紫色印绶,怀里揣着黄金官印。汉代丞相、太尉等皆金印紫绶。指身居高官。
过时黄花 [ guò shí huáng huā ]
黄花:菊花。重阳节后的菊花。比喻过了时的或失去意义的事物。
三心两意 [ sān xīn liǎng yì ]
常指不安心,不专一。同“三心二意”。
而立之年 [ ér lì zhī nián ]
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草长莺飞 [ cǎo zhǎng yīng fēi ]
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数黄道黑 [ shu huang dao hei ]
数落着黄的又说着黑的。形容说话罗索,东拉西扯。
三求四告 [ sān qiú sì gào ]
指再三求告。
燕语莺呼 [ yàn yǔ yīng hū ]
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或比喻年轻女子的笑声
争长黄池 [ zhēng zhǎng huáng chí ]
长:年高,盟长;黄池:春秋地名,今河南省封丘西南。春秋时,吴王夫差会晋定公于黄池,吴、晋争为盟长。指比较高低,力争占…
黄口孺子 [ huáng kǒu rú zǐ ]
黄口:儿童;孺子: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黄茅白苇 [ huáng máo bái wěi ]
连片生长的黄色茅草或白色芦苇。形容齐一而单调的情景。
黄金失色 [ huáng jīn shī sè ]
黄金失去了颜色。比喻人倒霉时才能再大也不能发挥作用
三三两两 [ sān sān liǎng liǎng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槁项黄馘 [ gǎo xiàng huáng guó ]
槁:枯干;项:颈项;馘:脸。颈项枯瘦,面色苍黄。形容不健康的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