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邑大都 [ tōng yì dà dōu ]
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同“通都大邑”。
邑犬群吠 [ yì quǎn qún fèi ]
邑:乡邑。乡邑的狗群起吠叫。比喻庸人对不理解的观点进行群起攻击
通都巨邑 [ tōng dōu jù yì ]
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同“通都大邑”。
通衢大邑 [ tōng qú dà yì ]
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同“通都大邑”。
通都大邑 [ tōng dū dà yì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
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 shí shì zhī yì,bì yǒu zhōng shì ]
邑:指小城市。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城镇,也有忠信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
涂歌邑诵 [ tú gē yì sòng ]
路途邑里的人全都歌诵。形容国泰民安、百姓欢乐的景象。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 shí shì zhī yì,bì yǒu zhōng xìn ]
邑:指小城市。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城镇,也有忠信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
十室之邑 [ shí shì zhī yì ]
邑:指小城市。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城镇,也有忠信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
涂歌里咏 [ tú gē lǐ yǒng ]
形容国泰民安、百姓欢乐的景象。同“涂歌邑诵”。
通都大埠 [ tōng dōu dà bù ]
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同“通都大邑”。
投袂援戈 [ tóu mèi yuán gē ]
表示为国效命。同“投袂荷戈”。
开国承家 [ kāi guó chéng jiā ]
指建立邦国,继承封邑。
横僿不文 [ héng sài bù wén ]
僿,粗鄙。粗鄙没有文化。
同文共轨 [ tóng wén gòng guǐ ]
同文:全国所用的文字相同;共轨:全国车辙阔狭相同。统一文字,统一车辙。比喻国家统一。
书同文,车同轨 [ shū tóng wén,chē tóng guǐ ]
车轨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国家统一。
合胆同心 [ hé dǎn tóng xīn ]
犹言同心同德。
同德同心 [ tóng dé tóng xīn ]
谓思想行动完全一致。同“同心同德”。
黄童白颠 [ huáng tóng bái diān ]
泛指老人与孩子。同“黄童白叟”。
同恶相助 [ tóng wù xiāng zhù ]
指对共同憎恶者,必相互援助以对付之。亦作“同恶相恤”。
有福同享,有祸同当 [ yǒu fú tóng xiǎng,yǒu huò tóng dāng ]
指患难与共,和衷共济。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大同小异 [ dà tóng xiǎo yì ]
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同恶相济 [ tóng è xiāng jì ]
同恶:共同作恶的人;济:助。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望尘奔溃 [ wàng chén bēn kuì ]
指只看见敌方军马扬起的尘土便奔逃溃散。形容军无斗志。亦作“望尘奔北”。
表里相合 [ biǎo lǐ xiāng hé ]
表里:内外;合:协同。里外相互协同
【成语拼音】tóng yì
【成语解释】同县。《汉书·贾谊传》:“文帝 初立,闻 河南 守 吴公 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 李斯 同邑,而尝学事焉,徵以为廷尉。”清 周亮工《书影》卷二:“元瑞 曾得祕本,后归之同邑 章无逸。”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第九章第七节:“1876年,他执贽于同邑学者 朱次琦 门下,治 程 朱 兼及 陆 王 理学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