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行修明 [ xué xíng xiū míng ]
修明:昌明。学问和品行都很特出
演武修文 [ yǎn wǔ xiū wén ]
指演练武艺,修习文章。
修真养性 [ xiū zhēn yǎng xìng ]
学道修行,涵养性情。
茂林修竹 [ mào lín xiū zhú ]
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潜心笃志 [ qián xīn dǔ zhì ]
指专心致志。
心惊胆落 [ xīn jīng dǎn luò ]
形容十分害怕。同“心惊胆战”。
安安心心 [ ān ān xīn xīn ]
保持心境平静,不受外界干扰
日省月修 [ rì xǐng yuè xiū ]
天天反省,月月修身。
正心诚意 [ zhèng xīn chéng yì ]
原是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现也泛指心地端正诚恳。
修身齐家 [ xiū shēn qí jiā ]
提高自身修养,理好家政
年久失修 [ nián jiǔ shī xiū ]
年代久远,荒废失修
帏薄不修 [ wéi báo bù xiū ]
家门淫乱的讳语。亦作“帏箔不修”。
帏箔不修 [ wéi bó bù xiū ]
家门淫乱的讳语。同“帏薄不修”。
修身洁行 [ xiū shēn jié xíng ]
修养品性,保持洁白的德行。
改往修来 [ gǎi wǎng xiū lái ]
指改变以往的错误,修治来日的善行。
偃兵修文 [ yǎn bīng xiū wén ]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正身清心 [ zhèng shēn qīng xīn ]
端正自己的言行,清静内心。比喻修身养性。
胁不沾席 [ xié bù zhān xí ]
形容佛教徒勤苦修行。
姱容修态 [ kuā róng xiū tài ]
姱:美好;修:长远;态:志向。美丽的容貌,长远的智慧。
同心协契 [ tóng xīn xié qì ]
契:投合。齐心协力
修德慎罚 [ xiū dé shèn fá ]
修:实行。实行德政,慎用刑罚
修文演武 [ xiū wén yǎn wǔ ]
演:演习。操演兵马,修明文教。指文武并重
修仁行义 [ xiū rén xíng yì ]
修:实行。施行仁爱正义
修旧起废 [ xiū jiù qǐ fèi ]
原指修诗书,兴礼乐。后引申为把旧有的修理好。把废置的利用起来。
讲信修睦 [ jiǎng xìn xiū mù ]
修:建立;睦:和睦。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成语拼音】xiū xīn
【成语解释】修养心性。《庄子·田子方》:“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古之君子,孰能脱焉?”《魏书·释老志》:“故其始修心,则依佛、法、僧。”唐 崔涂《入蜀赴举秋夜与先生话别》诗:“失计方期隐,修心未到僧。”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一》:“我纵欲修心养性,哪得此半年空闲,幕天席地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