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并举 [ tóng shí bìng jǔ ]
举:举行。在同一时间内进行
一举两失 [ yī jǔ liǎng shī ]
举:举动。指一件事带来两方面的损失。形容十分错误的举动
笃近举远 [ dǔ jìn jǔ yuǎn ]
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止戈之武 [ zhǐ gē zhī wǔ ]
戈:兵器。能平息战乱,停止使用武器,才是真正的武功
在此一举 [ zài cǐ yī jǔ ]
在:在于,决定于;举:举动,行动。指事情的成败就决定于这一次的行动。
允文允武 [ yǔn wén yǔn wǔ ]
形容能文能武。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 [ nèi jǔ bù bì qīn,wài jǔ bù bì yuàn ]
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 fù guì bù yín,wēi wǔ bù qū ]
富:有钱;贵:地位高;淫:惑乱;威武:武力。指不因有钱有势而惑乱,不因武力或权势而胁迫屈服
毛举细事 [ máo jǔ xì shì ]
毛举:列举琐碎的事情。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加以责难或攻击
偃武崇文 [ yǎn wǔ chóng wén ]
停息武备,崇尚文教。
左文右武 [ zuǒ wén yòu wǔ ]
指文武并用
举措必当 [ jǔ cuò bì dāng ]
举措:举动,措置;当:适合,合宜。指行动措施完全得当
首倡义举 [ shǒu chàng yì jǔ ]
倡:带头;义举:正义的举动。首先发动正义的行动
偃武休兵 [ yǎn wǔ xiū bīng ]
停息武备,不事战争。同“偃武息戈”。
兼资文武 [ jiān zī wén wǔ ]
兼资:兼有。兼备有文才武略的人。指文武全才
赳赳武夫 [ jiū jiū wǔ fū ]
赳赳:勇武矫健的样子。武夫:武人,从军之人。勇武矫健的军人。后多含贬义,意指虽身强体壮,却头脑简单的军士。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 wén wǔ zhī dào,yī zhāng yī chí ]
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揭竿四起 [ jiē gān sì qǐ ]
揭:举;竿:竹竿,指旗帜。举起竹竿当旗帜。借指武装起义
秉文兼武 [ bǐng wén jiān wǔ ]
犹言能文能武。
风举云飞 [ fēng jǔ yún fēi ]
凭借风云飞腾而上。同“风举云摇”。
出文入武 [ chū wén rù wǔ ]
指文武兼备。
止戈为武 [ zhǐ gē wéi wǔ ]
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成败在此一举 [ chéng bài zài cǐ yī jǔ ]
举:举动。成功、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指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
进贤任能 [ jìn xián rèn néng ]
进: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弃文就武 [ qì wén jiù wǔ ]
放弃文业,改从武事。
【成语拼音】wǔ jǔ
【成语解释】中国历史上的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武举的兴盛是明清两代,特别是在清代。明朝武举创制甚早,但制度一直没有确定下来。清代情况大不相同,重视程度大大超过明代。加上国家大力提倡,制度日益严密,录取相对公正。因此,民间习武者对武举考试趋之若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