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然不动 [ jì rán bù dòng ]
寂:寂静。寂静无声,一点动静都没有。
兴师动众 [ xīng shī dòng zhòng ]
兴:发动;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兵马不动,粮草先行 [ bīng mǎ bù dòng,liáng cǎo xiān xíng ]
作战时兵马还没出动,军用粮草的运输要先行一步。后泛指行动前须作好准备工作。
杳无音信 [ yǎo wú yīn xìn ]
音信:消息,回信。没有一点消息。
劳民动众 [ láo mín dòng zhòng ]
动用众多民力去做某件事。
动不失时 [ dòng bù shī shí ]
时:时宜,时机。行动不失时机。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
哄动一时 [ hōng dòng yī shí ]
在一个时期内惊动很多人。
户枢不蝼 [ hù shū bù lóu ]
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容易受侵蚀。也比喻人经常运动可以强身。同“户枢不蠹”。
雷动风行 [ léi dòng fēng xíng ]
①指万物运动变化迅速。②比喻推行政令的严厉迅猛。
骇心动目 [ hài xīn dòng mù ]
犹言惊心动目。
项庄舞剑,志在沛公 [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zhì zài pèi gōng ]
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移国动众 [ yí guó dòng zhòng ]
动摇国基及民心。
动荡不安 [ dòng dàng bù ān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櫜弓卧鼓 [ gāo gōng wò gǔ ]
藏弓息鼓。指战事停息,天下太平。
风吹草动 [ fēng chuī cǎo dòng ]
风稍一吹,草就摇晃。比喻微小的变动。
耸动听闻 [ sǒng dòng tīng wén ]
耸:通“悚”,惊动。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轻动干戈 [ qīng dòng gān gē ]
轻:轻率;干戈:古代兵器。轻率地动武挑起战争
一哄而起 [ yī hòng ér qǐ ]
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
一举一动 [ yī jǔ yī dòng ]
指人的每一个动作。
死灰复然 [ sǐ huī fù rán ]
比喻失势者重新得势或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 [ liú shuǐ bù fǔ,hù shū bù lóu ]
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同“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惊弦之鸟 [ jīng xián zhī niǎo ]
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同“惊弓之鸟”。
偃武櫜兵 [ yǎn wǔ gāo bīng ]
停息武备,不事战争。同“偃武息戈”。
劳逸结合 [ láo yì jié hé ]
逸:安乐、休息。工作与休息相结合。
偃武休兵 [ yǎn wǔ xiū bīng ]
停息武备,不事战争。同“偃武息戈”。
【成语拼音】dòng xī
【成语解释】(一)、指出仕与退隐。《文选·谢朓<观朝雨>诗》:“动息无兼遂,歧路多徘徊。”李善 注:“动息犹出处。”唐 王勃《秋日宴季处士宅序》:“虽语默非一,物我不同,而逍遥皆得性之场,动息匪自然之地。”
(二)、活动与休息。《隋书·天文志上》:“生灵因之动息,寒暑由其递代。”
(三)、引申为人的动止起居。唐 卢照邻《乐府杂诗序》:“动息无格於温仁,颠沛安由乎正义。”宋 叶适《夫人王氏墓志铭》:“欲常候母动息,妇姑同一室处,嬉遨谐剧,不用常礼。”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夜叉国》:“自此雌每守 徐,动息不相离。”
(四)、犹动静。情况,消息。《新五代史·唐臣传·安重诲》:“宦者 安希伦,坐与 重诲 交私,常与 重诲 阴伺宫中动息,事发弃市。”《宋史·韩世忠传》:“良臣 至 金 军中,金 人问王师动息,具以所见对。”清 昭槤《啸亭杂录·金川之战》:“张公 为其所愚,倚为心腹,反为贼之耳目,军中动息,贼悉先知,早为备之。”